独特的植物茶具,含蓄幽雅的玉石茶具

瓷茶具文化历史及发展介绍

搪瓷茶具是以坚固好用、图案秀丽、轻便耐腐蚀而出名,传说起源于古代埃及,后来传入欧洲,不过现今使用的铸铁搪瓷,大部分是在19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开始制作的。搪瓷工艺传入我国大概是在元朝。明朝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我国创造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景泰蓝从宫廷流入民间,是我国搪瓷工业的肇始。我国真正开始制作搪瓷茶具,要从本世纪初开始算起,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品类繁多的搪瓷茶具中,有可与瓷器相提并论的仿瓷茶杯、有艺术感较强的网眼花茶杯、独特造型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便于携带的保温茶杯,还有加彩搪瓷茶盘等,受到人们的欢迎。不过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桌上易烫坏桌面,加上“身价”低,使用时受到某些限制,通常不做居家待客之用。

黑瓷茶具历史发展

黑瓷茶具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而黑瓷茶具“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而且黑瓷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加之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所以为斗茶行家所珍爱,成了宋代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从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通透夺目的玻璃茶具古之琉璃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室茶具中,已有琉璃茶盏和茶托,虽然造型还很简单原始,质地也略显浑浊,透明度较低,但却是茶具文化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证明了琉璃茶具至迟始于唐代,是现代玻璃茶具的始祖。 琉璃在古时属稀罕之物,其质通透明亮、色泽光润。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专门赋诗咏之:“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赞扬了琉璃的流光溢彩、拟珠似玉之美。皇家选其为礼佛供奉所用,足见其价值。宋代,独特的高铅琉璃器具面世;元明时期,民间也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琉璃工艺作坊;清代,北京还出现了宫廷琉璃厂……只是古时琉璃身价过高,难以推广民用,产品以工艺收藏品为主,仅有少量茶具出现,一直未能形成较大的琉璃茶具生产规模。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独特的植物茶具,含蓄幽雅的玉石茶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