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茶产业 效益凸显 茶农积极忙种茶

春寒料峭,春节的脚步尚未走远,黔东北山区已是一派人勤春早的画面。2月8日,记者来到印江自治县新寨乡团山村,对话茶农看变化。

图为记者随村干部查看茶园长势。

刚进村,路边农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往年种粮的田土里,一株株茶苗安了家,其间,收割过水稻、玉米的茬子清晰可见。在一些地里,原先已种下小麦、蔬菜,又改栽成茶叶

这么好的田土谁舍得种茶?附近一位正给茶苗培土的老大娘听到记者疑问,笑答,种茶划算呗。老农叫肖吉仙,今年72岁,前年她家栽了两亩多茶苗,去年冬季又栽了近一亩,如今,她家的地全都栽了茶。

和肖大娘一样,团山村不少群众尝到了种茶的甜头。2003年,新当选的村主任吴华理放弃了自己跑长途客运的生意,带着20多名村民到湄潭考察,回村后即开始发展茶叶种植。虽然次年受相关政策变动和发展体制等因素影响,种茶积极性受挫,但仍有少数村民坚持下来。

村医吴国华就是其中之一。仅仅卖茶青,一年能当两年的谷子,如果深加工,利润更可观。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水稻亩产400公斤,收入也就七八百,还不算成本;而一亩茶仅清明前后的茶青可产20至3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00至120元,每亩收入可达2000元至3000元。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把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大力发展,加之茶叶效益日趋凸显,群众种茶的积极性高涨。

在多次请教了吴村医后,村里20多岁的小伙子肖晓春说服家人,甩开了膀子种茶。肖晓春告诉记者,前年和去年,他先后栽茶20多亩。为了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他不惜拿出自家的良田和别人的荒坡等面积交换。栽茶期间,全家人带着锅碗瓢盆上山栽茶。记者看到,由于管护到位,他家新栽的茶园长势良好,成活率超过9成。

沿着新建的产业路在村里走了一圈,无论山坡还是路边良田,或者是房前屋后的田土,大多栽了茶。全村耕地面积1100多亩,茶叶占了700多亩,人均半亩。村支书吴华理说,以前大家的观念是手上有粮,心中不慌,担心不种粮食没吃的;现在变成了家里有茶园,致富有奔头。

茶叶种植一般要3年才能初见效益,群众种茶,前三年的生计怎么办?村民们胸有成竹,在新栽茶园间种辣椒等经济作物或者包谷等粮食作物,只要管护跟得上,就能以短养长。乡农经站站长龙泽忠说,县里对茶农种茶进行粮食补贴,田每亩每年400元,土每亩200元,另每亩补贴150元管护费,鼓励群众种茶。

为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茶农收益,团山村修建起茶叶加工厂,目前主体结构已完工,部分设备到位,今春即可投入使用。村里还邀请县城的土专家前来对茶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村民们信心十足地说,村里的目标是打造茶叶专业村,发展茶叶千亩以上。看着绿意渐浓的茶园和信心满怀的群众,一幅漫山遍野茶飘香、群众齐奔幸福路的美景跃然眼前。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大力发展茶产业 效益凸显 茶农积极忙种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