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茶,缙云茶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了帮助农民致富,连续7年扎根大山之中,足迹遍布缙云5万亩茶园,他就是全省最年长的省派科技特派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
自2005年担任省科技特派员进驻缙云以来,白堃元对缙云茶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制订了20082015年缙云县茶叶产业的规划,首次明确了缙云县茶产业优势区域,品牌战略和应采取的技术路线等,促进了缙云茶产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家家机器响,户户制茶忙零星分散规模小的现状,他承担了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集成及应用的省级农业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了四个专利。目前该流水线缙云建成3条,县外推广7条。胡源乡三农合作社应用本流水线后,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缙云茶叶的品质。
七年来,他还积极推广了许多新技术,在胡村等地推广茶园覆盖技术,达到100余亩,茶苗成活率提高20%左右;推广茶园采用微生物农药如色板、绿颖等,示范面积超过1000亩,为建设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提供先进技术,而且提高了茶农对茶叶安全的意识。同时积极帮助提高茶农科技水平,自2005年以来,他先后编写了各类教材30余万字,共举办培训班20余期,受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在他的努力下,全国第一期茶叶加工工培训班在缙云开班,启动国家级技能证书培训工程,全县有近500人获得了国家级茶叶加工工(评茶员)合格证。连续举办三届缙云县仙都笋峰采茶、炒茶和名茶评比大赛。缙云茶师名气大振,足迹遍布四川、贵州、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绿茶主产地。
为了加强缙云茶产业的创新和标准化速度,他指导有关部门制订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仙都笋峰茶加工技术、产地环境和苗木及栽培技术三个地方标准,并率先制作实物样本,为全县打造仙都笋峰品牌奠定标准基础。2009年仙都笋峰被收录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标准名茶,2010年仙都笋峰茶进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
七年来,白堃元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产业规划、技术培训、标准制订、工艺改进、品种更新,给缙云的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5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无性系良种比例占到全县茶园的66%,累计新增效益5700万元。去年全县茶园面积突破5万亩,产值达1.2亿元,仙都笋峰品牌价值达到3.08亿元。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科技兴茶,缙云茶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