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资本助农撬动茶产业崛起

一直以来,中国茶产业所面临的一一三四格局,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第三,创汇额第四,令人尴尬不已。然而,总有人试图跳出这个产业结构的怪圈,提出用资本的力量撬动茶产业的崛起。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史的安康,也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
陕西安康:资本助农撬动茶产业崛起
--产茶大县信贷情况调查

去年7月的安康洪灾,平利县长安镇中原村殷刚家里有50亩茶园被毁,全县共有数万亩茶园受灾。   尽管灾情严重,但由于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灾前和灾后设身处地的扶持和帮助,使茶农们很快从灾难中恢复生产,将灾害降到了最低,金融机构力量初显。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加之茶农无有效抵押物和信贷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投入相对不足,于是,我省产茶大县(区)只能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安康银行业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或逐步退出农村市场,留给信用合作社的市场很大,同时压力和风险也随之而来。
弱势产业 金融业谈茶色变
目前安康茶园面积有4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0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7800吨,总产值近十亿元。其中,三个产茶大县紫阳、汉滨、平利茶园面积共35.17万亩,茶叶产量6863吨,分别占全市比重的87.9%和88%。这两县一区共有茶研所4家,服务站34个,茶叶生产人员2030人,年加工能力9000吨,年加工能力50吨以上的企业7家,60%以上的茶叶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年销售茶叶5660吨。   如此庞大的产业体系却一直步履维艰,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仍道路崎岖。   从规模和产值上讲,农业企业上市存在一定的弱势,这一点和工业企业很难匹敌。但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借力金融资本市场甚至上市,对于规范农业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转型、注重品牌意识和公众企业意识等方面还是很有好处的。中工机构分析师严梅对茶叶企业借力金融资本市场有自己的看法。   显然,茶产业虽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该产业同时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弱势农业产业,很多金融机构谈茶色变,业务很少主动涉及。目前我省产茶大县(区)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其中紫阳县、汉滨区信用社支持力度较大,平利县信用社投放资金则较少。
灾后余生 金融促茶成效初显
要感谢信合,要不是它们给我办5万元贷款,今年的8余亩旧茶园改造和5亩多地的茶苗培植也是个问题。今天工作人员来这里为我们办理的贷款手续简便,服务质量高,真是为我们计生户解决了茶叶生产中的大难题。平利县茶农周根民显得很激动。   据悉,安康市为茶农提供小额信贷已经有很长时间历史,一般根据个人的生产需求和授信额度每户发放5-10万元不等的小额信用贷款。   据了解,紫阳联社累计投放信贷资金8000余万元,支持全县新发展密植丰产茶园9万亩,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5个,初制茶叶加工厂40个,扶持发展富硒茶连锁经营店67家;重点支持了陕西紫阳春富硒茶叶、绿源茶叶、关南春茶叶产业有限公司三个茶叶加工企业,目前贷款余额390万元;平利联社支持企业户,贷款余额549万元,累计贷款余额1999万元;汉滨联社支持加工企业3个共计670万元。   扶持企业之外,对茶农的支持虽数额不大,但对稳定茶农生产积极性意义很大,贷户们也大都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户。紫阳联社支持茶叶生产农户6251户,贷款余额7780万元;平利联社支持农户383户发展茶叶生产,贷款余额1999万元;汉滨联社支持大户27户950万元,支持茶农1084户5080万元,主要分布在流水、大竹园等九个乡镇。   目前,安康各金融机构都因地制宜地研发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对茶叶产业重点基地乡镇专业大户开展评级授信,扩大授信限额,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满足茶叶产业发展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采取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整贷零还等灵活的贷款和还款方式,方便茶农和茶叶企业融资,降低了融资成本。积极向茶农办理富秦家乐卡,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台账管理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茶农的资金需求。此外,各大金融机构都提供了茶农贷款的绿色通道,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支持了茶产业的较快发展。
信贷门槛 绿色通道成设障盲道
有时候金融机构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我们不只是钱袋子,更要扮演好调控者的角色。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这话不无道理。安康三个产茶大县(区)大部分茶园零星分布在土地瘠薄、水源匮乏的山梁、陡坡上,且大部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种植的老式茶园。建园基础较差,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的茶园极少,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茶叶平均亩产26公斤,仅为全国平均单产的32.7%。与近邻汉中市相比,仅为其平均单产的65.5%。三个产茶大县(区)从事茶叶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仅20余人。人才的缺乏,致使大量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名优茶研制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专家介绍,信贷投入有难点是制约金融促茶的最大瓶颈。一是茶叶属农业产业,靠天吃饭特征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弱。由于农业保险的缺失,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将会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导致贷款形成不良或损失。二是抵押担保难,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为厂房和机械设备,其厂房的建设大多都在较偏远的农村,土地为集体性质,不能抵押且其抵押值也非常低,基本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而茶农房屋抵押又缺少法律依据,一旦产生借贷纠纷存在法律风险。三是信贷周期与茶叶生产周期不匹配。茶业企业生产基地从种茶到采茶一般生产周期为3年以上,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只有1年,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四是茶业企业资金的季节性需求与银行贷款的常年性不匹配。茶业企业采茶、收购、加工主要集中在4-6月份,这一时期资金需求量大且时间急,但金融机构受规模限制等原因,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林权抵押 破解特色产业贷款难的个案
张立是宁陕县筒车湾镇许家城村村民,2009年,他以590亩林权作抵押向信用社申请贷款,经信用社和镇林业站评估价值为74.8万元,4日后,在筒车湾信用社获得8万元抵押贷款,解决了他发展板栗和食用菌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并在已建成的300多亩丰产板栗园中种上魔芋、养殖土鸡。   当年,许家城村以林业为主的综合收入达到66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500元,林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该村也因此成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典型。   宁陕不算产茶大县,但其林地总面积480万亩,是陕西林业第一大县,农民人均林地达到50余亩。一心靠着林子致富的林农们如何从金融机构那里便捷地获取资金支持,宁陕做出了自己的实践。据介绍,林权抵押贷款是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这项贷款业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抵押以房地产为主的单一格局,引入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实践证明,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有效地解决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林农增收;也可为金融机构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过去林户贷款途径主要依赖小额信贷,但由于受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所限,林户超额的合理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今则可通过林权抵押贷款予以解决。   专家表示,林权抵押贷款是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对小额信用贷款品种的有效补充,也是农村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项工作符合中央一系列对农政策的要求,符合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农村发展实际,较好解决了林农用钱贷不进、金融部门有钱放不出的难题,为国家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林地之于宁陕林农,即相当于茶叶之于安康茶农。同属安康的紫阳、汉滨、平利是否也能为茶农门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支持,我们拭目以待。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陕西安康,资本助农撬动茶产业崛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