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没在中国历史书中的茶马古道

从大理分道的另一条茶马古道向西北而行,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昌都、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这是一条隐没在滇西的群山中,也隐没在中国历史书中的茶马古道。这条到就是茶马南道。 在通向西藏的过程中,沿途的高山与大河足以将世界上的任何道路埋藏,所有从这一地区穿过的道路都必须低调和谦虚,必须不示声张地顺从山的脾气江河的脾气,否则小小的一次雪崩或者小小的一次洪流,都可能将所谓的道路拦腰折断。
一两千年来,它的生命只是在一代代的茶商、赶马人、探险家、僧人艰难的行走中得以延续。与茶马古道的其它线路相比,它延伸的路径更加的艰难和隐晦,以至于除非是亲身走过,否则不会想到有人能用双脚去丈量滇西北雪山与雪山的距离。
在云南生活的诗人于坚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一辈子也看不见地平线/要看得远,就要向高处攀登/但在山峰你看见的仍然是山峰/无数更高的山峰这其实也是当年行走在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赶马人最直观的感受。这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线路,它不像中原平坦地区的道路那样显眼,而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是这样的路却因地理环境的险恶而呈现蜘蛛网一样的布局,不同的茶叶商和赶马人走的茶马道不尽相同,没有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有的只能是探索,只要存在走得通的可能,都有人去尝试。
因此,这条茶马古道也就成为了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商业道路,它的复杂在于,要抵达西藏,就必须穿越亚洲大陆板块最险峻的横断山脉,必须穿越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这也是今天茶马古道滇藏线为什么没有一条清晰而固定线路的原因。
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无数的人宁愿以生命为代价,一次次行走在茶马古道的滇藏线上?
回答竟然是一个茶字。据专家考证,这条线路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西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不但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
明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是则山林茶木之叶,而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地也。王庭相的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藏区与茶区的自然与历史的关系。在藏语中,茶的发音是加,藏族古谚有云: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翻译为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然而西藏虽然是茶叶消费大区,但却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藏区和川、滇边地却又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这条道就是茶马南道。
茶马南道分为三线,即东出老、越,南出缅、泰,西出缅、印。在这三条线中,马帮常走和运量最大的是南出缅、泰这一条,即从普洱县出发,经那柯里、思茅、车里、勐海、打洛通往缅甸的景栋。在旱季,由普洱经德化、那迁、六顺、糯扎渡口至澜沧、孟连、通往缅甸的景栋也是马帮常走之路。然而到了雨季,由于澜沧江水涨,常常导致马路不通。
李佛一先生1939年发表在《教育与科学》杂志上的文章谈到,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缅甸所属猛艮土司境内,尚未通行汽车,勐海每年出口的茶叶,须取道澜沧江之孟连土司地出缅。西北直运到缅属北掸邦中心锡箔上火车,由锡箔西南运经瓦城(曼德勒),再直南经大市而达仰光,再由仰光换船三日或四日到印度加尔各达上岸。再上火车北运至西里古里。由西里古里用牛车或汽车运至葛伦堡。至此又须改用骡马运入藏。
这样的茶马商道,不要说走一遍了,就是说一遍也让人感觉到累,然而这样的路线到拉萨不过三四十天,而走茶马西道经下关、中甸入藏,顺利的话也要三四个月。因此,即使是运至西藏的茶叶,走茶马南道的也渐渐多了起来。
当年,随着勐海茶叶产销的日渐兴盛,云南南部的茶叶运输繁忙异常,据《十二版纳志》载:每届冬晴季节,祥云、镇南、蒙化、景东等成千上万的后路马帮都向勐海集中。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出入思茅区的马帮分为前路马帮、后路马帮以及藏族马帮。从滇中、滇东南一带而来的马帮称之为前路马帮;从滇西方向而来的马帮称之为后路马帮,而从滇西北方向而来的马帮则被称为藏族马帮。
马帮以五匹驮马为一把,八把为一小帮,三小帮为一大帮,结队而行。每一把都有一位赶马人,而在马帮中,每帮有大锅头、二锅头,各骑马一匹。此外,马帮还有头骡一匹。头带红缨彩绸明镜,脖子上带有大小响铃,插三角彩旗,上书帮主字号,翻山越岭,过村越寨,行即有声。往往还铜锣开道,传音数里,便于马帮相互避让,气势蔚为壮观。对此,《普洱茶史话》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由佛海至缅甸景栋一道,三百余里,满山遍野,炊烟阵阵,人喊马腾,把一个边荒之地,渲染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热闹无比。
南线的茶马道,无论哪一条线路,其中心均为思茅或者西双版纳,因此,茶马南道实际上可以算五尺道往南的延伸。
如今,在六大茶山的易武和倚邦等地,还能看见茶马古道的遗址。从茶山往外延伸的古道,曾经密布马站。而马站的设立,通常是以路程的远近来安排的,一般是六十里为一站。
在云南大地上,这些茶马古道在促进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同时,也促进了普洱茶区文化的发展。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茶马古道数千年生生不息的传递,茶也许就只能成为一种平凡的植物,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万绿之宗的云南那浩如烟海的植物里。
对于我们栖息的大地来说,如果每一条道路都是一部史书的话,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部写满了茶字的卷帙浩繁的史书。
这些以六大茶山为中心的茶马古道,在漫长的岁月中,源源不断地将茶输送到四面八方,滋润着无法计数的苍生。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隐没在中国历史书中的茶马古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