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是什么茶 政和工夫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政和工夫,和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并称福建省三大工夫茶,属于福建红茶之中最具有高山品种特色的条型茶。其原产地为福建北部,政和县是其主产区,这里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海拔在200一l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无霜期为260天。茶树多种植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壤深厚肥沃,酸度适宜。这里种植的是政和大白茶良种,叶色浓绿带有光泽,芽梢粗壮肥大,芽心长满白毫,颜色黄绿带有微红,里面含有丰富的水浸出物及多酚类化合物等。

政和工夫茶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其成品茶是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在适当搭配些从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所以在精制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一定规格的筛孔对这两种半成品茶分别进行提尖分级,然后分别加I成型,最后按照质量标准把两种茶按照一定比例搭配成各级工夫茶。政和工夫的成品,条索重实、匀齐、肥壮,色泽油润乌黑,毫芽显露,呈金黄色,十分美观;其香气芬芳浓郁,隐隐之中带有一种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适合清饮,又适合加入砂糖、牛奶进行调饮。政和工夫茶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19世纪中叶,那时的年产量曾经达到万余担。此后渐渐衰退,近于绝迹,到1949年,其年产量只有900余担。新中国成立之后,其传统质量风格得到恢复。

坦洋工夫主要分布在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它起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据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一个名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又试制红茶成功,经过广州销往西欧,非常受欢迎,自此荼商纷纷入山求购,后又在此设立洋行,周围各县的茶叶也逐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声因此不腔而走。从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1936年)的50多年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都超过万担,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有民谚“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工夫红茶是什么茶 政和工夫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