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煎茶和点茶到底是怎样的

核心提示:唐朝的煎茶到宋朝大为盛行的点茶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区别又在哪里?  唐代饮茶以陆羽《茶经》中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的具体过程: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可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调料。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茶盏中。

  宋代点茶与煎茶区别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斗茶)。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唐宋时期的煎茶和点茶到底是怎样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