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斜背茶详细介绍

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的老寨、新寨、背洋、山头、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亦称老寨)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
千米海拔、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富含石英、大叶品种是形成三著黄绿的物质基础;斜背茶,主产于大山深处海拔1200多米的新罗区(原龙岩县)江山乡斜背的老寨村,及邻近的新寨、背洋、山头和梅溪等村。斜背村位于万山之巅,海拔高达1248米,背洋和梅溪两村海拔也达1000米以上。山上云雾弥漫,日照时间较短,年日照时数为2058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5%,土壤多为黄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细砾,质地疏松。
该茶种于房前屋后,山垅两旁,按乌龙茶的标准采摘鲜叶,茶树新梢伸展至中小开面时(一般4-6片叶)将整个茶梢采下,不留叶片(这又有别于乌龙茶的留叶采摘),按一定工艺制成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绿具三黄特色的炒绿茶;按叶片形状大体上可分为大叶种、瓜子叶种、竹叶种、圆叶种(白叶种)、红叶种(紫芽种)五种。目前此五类叶片茶树都能在茶园中找到,由于大叶种发芽早、产量高、品质好,是较为普遍种植的品种,其它品种极为少数。
斜背大叶茶村冠高大,枝杆半披张,分枝角度在四十五度左右,属于乔木或半乔木。叶片长椭圆形,叶面平展,叶背稍隆起,长10-16厘米,宽4-6厘米,叶脉11对左右,锯齿40对左右;新梢伸育力强,嫩梢黄绿肥壮,节间较长。
斜背茶在闽西早负盛名,现已销往厦门、广东等地,并外销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侨胞的嗜爱。它以独特的香气(带艾香)、浓厚的滋味、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吸引着广大斜背茶的爱好者。龙岩斜背茶菜茶群体是不可再生的茶叶品种资源,应继续抓紧摸底调查现有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让闽西这一独特茶叶品种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龙岩斜背茶是福建名茶之一,产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斜背村一带。由于前几年受茶价的影响,茶园管理较粗放,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产量低。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龙岩斜背茶,2008年9月新罗区成立了龙岩斜背茶品种保护与利用项目领导小组;并制定斜背茶品种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方案。11月新罗区农业局与福建省农业厅种植管理局签订了《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设项目任务书》。按任务书要求,目前我区已完成对有近百年历史的16株古茶树及具有代表性的斜背茶茶树品种的围栏保护工作,将进行GPS定位、立柱、标示牌设立及茶园整理等工作。新罗区政府十分重视该项目,在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安排2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实施,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龙岩斜背茶详细介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