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茶马古道上的颗明珠

盐井,犹如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因盛产井盐而出名,更因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藏式的天主教堂、纳西民族及当地众多的美丽传说等丰富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千百年来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商贾行人津津乐道,成为雪域丰富多彩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和藏东旅游的一个黄金点。

纳西族

在纳西民族自治乡,纳西族只占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有1300多人。明朝木天王时期从云南境内迁来,然而长期的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已与当地藏族无异。由于纳西人非常重视教育,解放后,仅有214户的纳西村,先后有500多人学业有成并在区内外各级政府任职,其中包括三个研究生,被当地群众誉为秀才之乡。现在的纳西人普遍使用藏语,但一些纳西土语还在延用。在传统纳西文化中,只有每年纳帕的杀猪祭祖节以及节日时女子的一些妆扮还保留着纳西特色。

纳西村村长贡秋扎西说,现在的盐井纳西族除了民族属性外,其它一切与藏族无异,就连小孩起名也是如此。

在贡秋扎西家,记者看到家具的摆设完全藏化。由于同云南毗邻,这里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大部分从云南而来,虽说和丽江纳西是同一个民族,按贡秋扎西的话讲,当地的纳西只能是盐井纳西了。

盐田

盐井的盐田,西藏著名作家马丽华称之为阳光与风的作品。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其制盐史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民间传说至少已有1500多年了。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样的加工技艺,但在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呈红、白两色,科学化验分析其所含成份也各不相同,这给盐井古盐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盐井的盐业生产迄今保持着原始的方式。盐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层层叠叠建起几千块盐田,每块盐田面积大约在6-8个平方米,每次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盐棚建筑倚崖而建,其下以林立的木料支撑,表面以当地红土涂抹面成以利于干燥。

在临近江边的岩石上有凿出的深盐井,经过一夜的充实,黎明时分身背大木桶的纳西女盐民们往返数百米的陡坡,把盐井的卤水背到自家的盐池中,再从盐池把卤水分送到每块盐田。纳西女盐民就这样代代相传,在严重透支她们体力的同时,重复收获着生活的希冀和心中的梦想。

盐的销售通常由男人们完成,他们大多以骡帮跋山涉水销往川、滇、藏的巴塘、德钦、昌都一带,换取粮、茶、钱。

天主教堂

盐井分为上下盐井,仅有一条沟相隔,但却存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上盐井信仰天主教,下盐井信仰藏传佛教。盐井的两种宗教和平共处,有的一个家庭不同成员信仰不同宗教,除信仰外,生产生活一切相同,成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

1855年,两位法国传教士在此发展了几位信徒,随后买下了上盐井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西藏唯一的一所天主教堂,收容了四方孤寡乞丐,分地建房,上盐井因此发展起来。

天主教也由此成为该村的宗教信仰,在天主教扎根后,屡遭挫折,直至解放后,信徒才日渐增多。

盐井的天主教堂是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建筑形式为藏式,室内装饰也吸收了民间和佛教的某些样式,哈达、圣像唐卡等,但内容是天主教的。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及每周一次的礼拜聚会,用藏语读《圣经》,用藏语咏唱赞美诗,不定时地忏悔。虽说生产生活方式、风土民情上同佛教信徒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孩子起名和丧葬方式上则按天主教方式进行。

大道不同两相殊。但在上、下盐井,佛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通婚十分普遍,婚后各自的宗教信仰依旧,互不干涉。在74岁的天主教徒永旺家,记者看到其一家亲情融融。每次到教堂做礼拜,他和妻子次珠一同前往,妻子到村头的佛塔转经,他做完礼拜又和妻子一同回家。

盐井众多传说中,当属曲孜卡温泉的传说最为神奇。相传达美永女神来到曲孜卡,看到当地疾病流行,民众生活艰难,便流下了眼泪,并化作了108眼温泉,为群众消灾避难。如今曲孜卡温泉神奇的疗效、怡人的气候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的增加。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盐井,茶马古道上的颗明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