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茶庭,冲淡平和 心悟自省风味入生活

禽鸟鸣声上下,佳木秀而繁阴,幽阶苔生,红叶如染投影在衣袂这令人一心如洗的场景非琅琊山中、《醉翁亭记》所能专美,如果你愿让茶庭这一特别的所在承载品一碗茶的时光。

此间,茶室常有,而茶庭不常有。同理,茶室蕴育出的茶艺,其媚在骨,颇为世人乐见,而茶庭奉为圭臬的茶道却极难觅得精神不走样的范本:比如明代画家王绂在《茅斋煮茶图》上所题诗句小结茅斋四五椽,萧萧竹树带秋烟,呼童扫取空阶叶,好向山厨煮三泉的林下之风,以及郑燮闭柴扉,扫竹径,对芬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林窄径之间这般不足为外人道的赏心乐事。

以飞石模拟山径之崎岖,以植栽寓指草木之错落,石灯笼与蹲踞的契合关系则恰好对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和、寂、清、幽。

茶庭久坐,或许连茶味都抛诸脑后,禅意却油然成为本来这个不须寻的收获。

移步看景

传统茶庭组成元素繁多,但其中雪隐(厕所)、刀挂、尘穴(丢落叶的洞)等在当代已不具备实用价值,故常被省略。生机延续至今者不外乎飞石、蹲踞、灯笼与竹篱。

铺设飞石本意是为方便在露地行走,但在茶庭设计与建造大家经年在海内外从事造园巡回指导的三桥一夫与拥有家学渊源、科班出身双重资历的高桥一郎看来,露地内若仅仅是布满飞石便毫无美感可言。因此,大、中、小飞石常掺杂使用以制造节奏,飞石与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也多用来组合铺设,构筑点与线的韵律感。同时在茶室矮门口附近设置额见石,供来客稍作停留,品鉴茶室匾额。

蹲踞占地面积可大可小,却是进入茶室前用来净手、收摄心神的重要场所。因为通常存在于露地中心,为茶庭置景之焦点,故采用上佳材质几乎成为不成文的规定。配置方式是:朝向正面的手水钵略低于其对面的前石,左右则分设稍高一些的汤桶石,以及比汤桶石更高的手烛石。

茶庭所用石灯笼,重在以灯火的影影绰绰来烘托露地景色的深幽,多作为蹲踞配景或安放在树荫处,故形制复杂、雕刻过多的式样并不适宜。至于竹篱,三桥一夫与高桥一郎认为,一方面,无论使用竹子、圆木,切口都要鲜明利落,这是施工者为雇主展现的待客诚意;另一方面,配合茶庭气质,又要反对簇簇新感觉,带点损耗感的用材更有味道。个中矛盾统一拿捏起来颇费心思,可说是茶庭素材极尽考究,却不可遮掩本味的一个缩影。金阁寺篱、光悦寺篱、建仁寺篱等常用的竹篱样式,无不是对场所氛围下了精深的研究工夫,从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茶庭法度

要将上述组成元素在茶庭中配置得妥帖之至,则少不了谙熟茶道规则,因置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品茶过程能够行礼如仪。

设置在茶室矮门口的踏石在尺寸上有着特殊规定:距离茶室壁面间隔约为24厘米,比一般住宅的踏脱石间隔要宽一些。因为客人在蹲踞净手后,沿着飞石走到茶室矮门口,需要蹲在踏石上拉开门。此时飞石和踏石若间隔太窄,膝盖将无法充分弯曲。稍宽的间隔不但让进入茶室的动作变得自然、容易,门槛也刚好和膝盖等高。

上文说过的前石、手烛石、汤桶石,均为蹲踞周围充当配角的役石。前石是让人站在其上使用手水的石块,为了净手方便,须比飞石大而稳当,并设置在较高位置。从前石中心到手水钵中心大约相距75厘米至84厘米,这可以说是站在前石上拿取柄杓的最佳距离。同样,手烛石、汤桶石的大小也必须考虑到能够稳固摆放下手烛、水桶等器皿,并足够平坦不会打翻。

露地重在还原行走山路的趣味,所以,过于花团锦簇、脂浓粉香的花木是格格不入的。通常,常绿树中的赤松、柳杉、榧、竹类、桧木、杉、野山茶,落叶树中的山红叶、四照花、山樱树,下草类的紫萼、吉祥草、蝴蝶花、六月菊、春兰、石竹、鸢尾、紫金牛、金线草以及地被类的杉苔、地苔都被认为是深得野趣之精髓。

进入茶庭的客人会遵循特别的着装规范,当然也会小心避免弄脏衣裳。在前石使用手水时需要蹲下,此时若接触到周围的植物就可能沾染脏污,所以在设计一般住宅庭园时常用的手法栽种下草,在蹲踞周围则要尽量避免。还是那句话,施工者若非对茶道规则有足够的了解与尊重,茶庭建得再华美也无用武之地。

古老造园术的当代生机

德川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老师片桐石州曾有论述:人工的恬静并非恬静,天作的恬静才是真正的恬静,阐明了刻意模仿与道法自然的高下之分。然而,三桥一夫与高桥一郎指出,并非天然的产物就自然构成恬静感,还需藉由造园者的创意手法,才能得到最好发挥。茶庭虽然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庭园,也不妨视做安定心神、亲近茶道的精神上的引领过程。所以,虽然它实际上是一种安排好的既定路线,却要予人自然而然引导前往的不做作感。

今天,茶庭的许多构成元素如飞石、延段、蹲踞、灯笼、竹篱等已普遍存在于现代的住宅庭园里。例如,传统做法是在蹲踞周围配置手水钵、灯笼及各类役石,构成一景,而现今做法是在此基础上省略手烛石、汤桶石,改用人工切石,设计成吻合现代感的景观,同样饶有趣味。今后,私人住宅中即便不是建造一座完整的茶庭,而是撷取若干元素,将冲淡平和、心悟自省的茶庭风味融入生活从而更好地展现自我风格这样的需求也必将成为庭园造景值得深究的课题。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漫话茶庭,冲淡平和 心悟自省风味入生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