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源就在中国云南普洱

1824年英军少校勃鲁士,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发现一棵树高达43英尺(13.1米)、树围3英尺(0.914米)、树干直径0.29米的沙地耶野生古茶树。从此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印度是茶树的原生地。

图一:云南镇源县内尚存的树龄达2700年的古茶树

关于茶树原生地,即世界茶源的学术讨论从未中断过。那么茶树的原生地是不是就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吧!

1991年春天,中国云南省思茅地区(现普洱市)镇源县大黑箐村的村民罗忠甲、罗忠生俩兄弟,在当地千家寨上坝发现了一株粗大的野生古茶树,后据专家考证,这株野生古茶树的树龄在2700年以上,堪称古茶树王(见图一).千家寨发现最大、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的消息传出,一时轰动了世界茶叶界。

图二:云南澜沧县的过度型古茶树--邦崴大茶树

1991年3月,思茅地区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去到思茅地区的澜沧县邦崴乡新寨村,在山林里找到了一株高大粗壮的过渡型古茶树(见图二).这是又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1992年在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许多专家都认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栽培驯化同源;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改写了世界茶叶演化史 。

1993年4月,思茅地区举办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同时召开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邦崴古茶树,认为: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邦崴古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茶树的结论,从核型分析结果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以英国学者为代表的学术流派把印度阿萨姆古茶树作为立论证据,认为世界茶叶原产地在印度。 邦崴古茶树的发现,雄辩地证明了世界茶叶原产地在中国云南普洱。从而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在印度地的传统说法,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

图三:云南风庆县小湾镇香竹箐的古茶树

2004年,在云南省临沧市风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发现了栽培型中最粗壮、最古老的一株古茶树(见图三).该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85米,树幅7Ⅹ8米;茶树的分枝较密,鳞片、嫩芽、新稍、叶背均有毛,但萼片无毛,栽培型古茶树特征明显。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对该树作了初步鉴定,认为其树龄高达3750年。凤庆县不少村寨的地边、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栽有大量的年代不等的栽培型古茶树,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寺乡岔河村羊山社的一株,树高8.7米,粗3.54米,树干直径1.13米,树幅7.55米×6米,为凤庆县内第二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凤庆县的先民种植大量驯化了的古茶树,繁衍其后代,对研究野生古茶树的繁衍、栽培、驯化、培育茶树良种,均具有重要价值。

在普洱市景谷县还发现了古木兰化石(见图四),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属山茶目、山茶种垂直演化的始祖。经测定,该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地质生物学家何昌祥曾经这样鉴定:叶形大,倒卵形,长6.4至11厘米,宽3.4至5厘米,顶端缺失。

图四:在云南景谷县发现的3540万年前的木兰化石

从目前发现的古木兰化石、千家寨野生古茶树、邦崴过渡型古茶树;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内生长年代在1000年以上的不少栽培型古茶树园,已不难看出:从古木兰化--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树园的演变轨迹。这些事实让许多专家、学者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这就是:世界茶源在中国的澜沧江流域。

这一重要结论,我们从许多中外资料的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印度《阿萨姆评论》1993年第第五两期连续刊载了这一研讨成果;《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4月17日载文:《茶叶故乡在何方 专家确定在普洱》;香港《文汇报》1993年4月15日报道:世界茶叶原产地,专家认定云南思茅(普洱),同一天的泰国《新中原报》也载文:云南是世界茶叶起源地,次日,菲律宾《世界日报》也载文称:云南省普洱山区,世界茶叶发祥地.美国、日本、中国的许多专业杂志均刊发了有关报道和中国古茶树的巨幅照片。

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对茶源生地的学术争论从此结束。世界公认茶源在中国。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世界茶源就在中国云南普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