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业产业 形成标准化产业链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从看天吃饭、靠经验做茶,到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这样的转变正在改变安溪茶产业的面貌,并引领着中国茶产业迈向标准化时代。业内人士表示,这场茶行业的变革,将给消费者的茶生活带来重大转变,不仅茶叶的质量安全更有保证,茶叶的品质、价格将更加透明,买茶先尝后买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标准化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国际化,近日,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在全县进一步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动员大会充分肯定了标准化对于茶产业的重要意义。这场由福建省质监局局长黄序和、泉州市质监局局长叶华生、安溪县四套班子、安溪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领导等近千人参与的年度大会,将标准化问题推向了茶产业发展的前端。
安溪掀起标准化浪潮
据福建省质监局局长黄序和介绍,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企459家,占全省33.6%,占全国近10%,安溪县的茶叶在全国、全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开始,安溪县根据实际发展形势,在标准化上进一步提升,本着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基本思路,从源头监管、技术支撑、建立可追溯制度等方面入手,建设茶叶质量全程控制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氛围浓、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这样概括安溪茶产业的标准化成效。据他介绍,围绕茶叶质量安全,安溪县推出了一些新举措、新办法,比如,制定实施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四个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三项规范化建设行动;比如,开通运行农资电子监管追溯平台,着手建立安溪铁观音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比如,出台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奖惩办法》,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执法队伍,实行举报重奖制度等。加大了茶叶抽检力度和处罚力度。在茶叶的抽检方面,今年来的次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特别是加大外来茶的抽检力度;在处罚方面,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取缔不合格农资经营网点、对农药超标案件涉及的茶园全部予以剪除,甚至对非法经营农资的村民给予刑事拘留、起诉判刑。通过农资归口统一经营,全县农资零售价平均下降30%以上,茶农得到实惠。
示范带动建设安全市场
据安溪县副县长王金章透露,安溪将以中国茶都为示范,建设茶叶流通安全市场。他认为,茶都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集散地,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终端,管好茶都市场,确保流向全国各地市场的茶叶的质量安全,事关重大。
首先,将严格落实茶都批发市场实名交易制度。中国茶都管委会要切实把实名制作为茶都交易的要求,加大宣传,实行服务指导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继续深化做好这项工作。第二,要加强茶都市场的抽检力度。要加大茶都市场的抽检量,启动追溯、处罚机制,将处罚对象作为反面教材,在茶都市场乃至全县范围内进行警示教育。第三,要着力建设安全茶店。要按照一企一档、一店一档的原则,对所有茶企、茶店逐个建立档案,让每一家茶企、茶店都纳入政府的监管范围,经常性组织抽检,结果都要进行备案登记。要根据各个店面的茶叶抽检合格情况以及店面形象、诚信经营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分类评级,并公开授牌,同时公开向全国各地茶叶加盟商推进,作为首选的生意伙伴,形成导向。第四,要严查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商部门牵头,公安、行政执法、市场业主等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开展整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为茶都创造一个安全、公平、有序、文明的市场环境。

安溪标准化历经23年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
标准化是中国茶产业的软肋,而标准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安溪茶产业能在标准化上取得今日的成就,历经了23年的发展。1988年,安溪县组织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制定了省地方标准,开启了安溪茶产业标准化的序幕,当时主要涉及苗木的繁育、新茶园的开垦、茶园管理、低产茶园改造以及茶叶的初制、精制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的标准。
去年安溪的法国葡萄酒庄园考察之旅,使得安溪的标准化之路向系统化迈进,注入了新内容。例如,形成了标准化产业链,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经销等环节,并提出具体标准要求。在生产环节,建立完善了农资进入、经营、流通到使用无缝衔接的监管体系,对于每亩茶树该种几株、茶树的高度要达到什么标准适宜采摘等方面制定了标准;在加工环节上,对于乌龙茶做法进行改进、规范;在销售环节上,开展了QS管理、茶叶包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茶企加盟连锁等五项专项治理;在经销环节,开展茶商培训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企业主动、茶农联动的可喜局面。
标准化铸就铁观音航母乌龙茶国际、国家标准制定成员林荣溪
在中国农产品领域,特别是茶行业,存在发展壮大的瓶颈,即单个茶企年销售额难以突破数亿元,这是中国所有初级农产品难以跨越的门槛。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缺乏标准化。
从中国茶行业来看,产业面临着提升,除了安溪铁观音等销售情况较好的茶类生产相对精制化,大部分茶类都存在粗放管理问题,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脆弱。主要表现在四点,一是生态不完善;二是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三是机械化程度低;四是茶树营养水平下降。这些,都不利于茶产业往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十多年来,安溪铁观音在中国茶市一枝独秀,成为各茶类中最具竞争力的茶类,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布局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安溪铁观音的地域香、品种香、工艺香?这是标准化将解决的问题。让茶叶品质稳定、价格透明,打破先试泡后购买的消费习惯,这些都是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的。最近八马的赛现象颇受业内关注,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八马茶业的赛珍珠能实现标准化、订单式生产?其实,这就是标准化的成果。标准化对于企业而言是规模化、品牌化,对于政府而言就是产业化、国际化。

标准化改变安溪铁观音推广路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长期以来,我都在推广安溪铁观音文化,普及安溪铁观音知识。但是,靠说的方式不仅累,而且很难让大家信服。如今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打算以科学的数据来分析安溪铁观音。
今年上半年,我不仅参加了第三届国际非遗节,还与国内外的专家开展安溪铁观音DNA指纹图谱研究。这一研究一旦完成,茶叶的内含物将会一一以科学数据体现,并通过科学数据分析为不同体质、年龄的人提供健康饮茶的引导。今后,魏荫名茶不仅仅是以经验、传统方式卖茶,还将把企业推向现代化、标准化。

延伸阅读
安溪茶业向多元化全面升级
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在全县进一步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安溪茶产业已经来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转变转型、突破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向上的空间、向上的动能,也有下行的风险、下行的压力。他提出要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跳出安溪铁观音做大中国茶都,也就是要把二产的茶叶深加工做深做透,把三产的茶文化发展起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规模体量,推动茶产业发展迈向现代化、产业化。
在茶产业链延伸方面,朱团能表示,春茶、秋茶的采摘时节,也就那么几天,采下来就是宝,遇到下雨天或没有采茶工,采不下来,就变成草,非常让人心酸,而且很心痛,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茶叶过时。怎么把那些草变成宝,真的是要下决心,建科研机构,加大投入,加大研发,开发茶饮料、茶多酚、茶氨酸等深加工产品,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和季节性劳力短缺等因素影响,提高利用率,提升附加值。
朱团能认为,在做大中国茶都方面,不能只做铁观音,要建设包容性的市场,吸引全国各类茶叶和涉茶产品到安溪县交易,构建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茶业全产业链示范区,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大茶都。当前的关键,要把茶都的改造升级和城东茶业新城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茶博汇、茶博园、茶学院、茶机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大力发展茶机械、茶用品、茶商贸、茶会展、茶旅游等新兴业态。
朱团能表示,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方面,良好的生态,是发展绿色茶、健康茶、安全茶的根基。不但要从茶园的小生态做起,逐步将全县的茶园改造成生态茶园,还要从县域的大生态入手,加大退茶还林力度,持续推进每年百座茶山植树造林绿化,特别是坡度在35度以上的茶树要全部砍掉,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茶园效益最大化。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安溪茶业产业 形成标准化产业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