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与由来

说起信阳毛尖的来历应该在2300年的左右,而正是对信阳毛尖的由来的了解,才能让大家更明白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在茶业发展中信阳毛尖的光辉历史,对以后了解信阳毛尖茶文化有非常好的帮助。
上次我们在谈《信阳毛尖的历史》里也说过信阳茶叶的一些基本发展过程,因为信阳产茶,而优质信阳茶叶色泽翠,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信阳,故名“信阳毛尖”。
以上是简单的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说的就是信阳毛尖。
身段苗条佩玉绢,未涂脂粉香自来;茶山远处心迫切,信阳别时更依恋;说的就是信阳毛尖的功效!
信阳毛尖的制作技术有两大特点,一是用“生锅”高温(140—160℃)杀青,以细软竹枝扎成的茶把,在锅中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开始初揉,抖散相结合。初步成圆条后,有五成干(含水量55%左右)即转入“熟锅”,仍用茶把复揉做条。
地是在“熟锅”(锅温80—90℃)后半段理条中,以手反复抓条、甩条,茶条在斜锅中反复滚落,于是成圆直光润。茶条定型后,有八成干(含水量33—35%左右)就清扫出锅。前后经过三次烘焙(烘温90o-80o-60℃),标准含水量达6%,及时用冰铁大茶桶密封保存。
就这样,经过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再复烘等精工制作,而成为别具一格的信阳毛尖。依质分等级:特级、一至五级,每级分2—3个等。获国优后增加特优、珍品两个品名。
信阳毛尖的由来:唐代属团茶,饼状,称“大馍茶”。宋以来,逐渐改进为散茶,又进一步分粗茶、细茶。到了清代,信阳毛尖独具风格。信阳人在西南山先后创办元贞、车云、裕申、广益、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扩种新茶园,到安徽六安及杭州西湖一带名茶产区经进茶种,同时请来当地茶师,把六安的竹把炒茶和龙井的手工理条手法融合使用,工艺和茶叶质量又有所改进提高。
此后,信阳毛尖的独特工艺,逐步在西南山传开,并在实践中又不断改变提高,精益求精,致使信阳毛尖这朵鲜花,不断发展,加上信阳茶叶网等网络的推广,茶叶专家们在评审中下了这样的评语:“信阳毛尖,外形条索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内质香气高爽,滋味甘醇,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古今中外,誉为珍贵名茶”。
信阳毛尖的来历关键:茶历来不采鱼叶,多半留一片真叶不采。盛装鲜叶很讲究,用透气光滑竹篮,不挤不压,最迟半天内要达回阴凉摊放2小时左右,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采摘的鲜叶,当天必须炒完不过夜。春茶开采就不停的采到五月中、下旬,停采六天后采夏茶,到六月下旬停采。白露节前后,少量的采些“秋老白”便养树越冬。
优质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县西部浉河港、董家河、吴家店乡的深山区,次之南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平桥镇等乡镇的浅山区和部分高山区。
信阳茶树原来多是本山良种(称本山种、桂化种、信阳种),为小灌木半披张型居多,中型叶,长椭圆形,叶面隆起,深绿有光泽,芽壮多毫,抗逆力较强。
过去种茶方式粗放,全在山坡上随坡稀植,行丛距约120×90cm,每亩植茶500丛左右。解放后,栽培技术不断革新。五十年代开始推广水平梯地,合理密植,笔丛距150×33cm,每亩茶丛增加到1300丛。15度以内缓坡地,也基本上改为横向条列式栽植。八十年代以来,又进一步缩小行距(132cm),每亩1500丛左右。部分推广双行条列式,亩产丛增加到2000丛以上。
茶叶产量逐年上升,平均亩产毛尖20多公斤,亩产茶园达40—50公斤。1978年开始,茶叶科技人员在车云山、擒龙山等茶场进行茶树矮化密植栽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行丛距33×22cm,亩茶8000丛),效果显著,比常规茶园提前三年投产,亩产茶叶(毛尖)150公斤左右高产的达200公斤,亩产值3000——5000元,深受农民欢迎。
以上就是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和信阳毛尖的来历发展过程,从信阳毛尖的由来到现在的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发展,信阳茶叶走过自己辉煌的历程,以后在政府和网络的大力推广下,信阳毛尖一定会让全国人更加喜爱。
(信阳茶叶网内文章, 转载务必保留本站网址,避免版权纠纷)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与由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