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不断发展的历史

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煮茶式开始流行,铁釜(时名为汤釜)正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也就是在这时日本僧人将制釜工艺及绿茶树种、制茶方法、茶道带回本国。并且结合本地的特色加以改造,发展,这才成了今天日本铁壶的模样。
唐宋文化的铁器在东瀛土地上的转化
大约在五百年前,日本茶圣千利休确立日本茶道,铁釜(汤釜)成为日本茶道必备器具。日本茶道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在各藩主大名之间流行,再到武士阶层,再传播到平民。大约四百年前,日本盛冈南部藩主在其南部辖区内大量聘任制釜师,最初目的是为促进当地制造工业,但因各代南部藩主对茶道的热衷,不断推动铁釜制作的创新,市场需求也由此增加。尤其第八代藩主利雄公,更是拜师在第三代御釜师小泉仁左卫门的门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一种新的煮水工具铁壶即在此时产生,即按茶道用的铁汤釜尺寸大小缩小,并加上壶嘴和把手。
铁壶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因南部盛冈地区在日本东北部,此地自古以来便以出产砂铁、岩铁等良质铁矿闻名,铁壶作为比当时民众家中的陶壶更耐用也更实用的器具,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此风后来也传到京都。京都地区素来更为讲究器物之精美细致,因此京都的铁壶在壶身与盖子方面跟南部铁壶有着鲜明的区别。京都的铁壶是铜盖,不易生锈,壶身上则经常出现富士山、琵琶湖的近江八景、树木、樱花等日本特色的装饰图案,典雅华丽;而且在二百多年前便出现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等著名堂号,为后来铁壶的制作从实用器物逐渐上升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机遇。
日本铁壶制造现状
二战期间,由于制造武器所需的相关资源铁、铜等金属,都受到了严格控制;与此同时,政府征召了大批铸物师、釜师等从事武器的生产,日本铁器的制造开始衰败。战后,铝等轻金属制品使用上更为轻便,而且价格也比铁制品更低廉,民众对铁器的需求大减。原本从事铁制品制造的店家,纷纷关门大吉。 政府为了挽救逐渐消逝的日本传统工艺,于昭和50年制订了《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法》,对传统工艺品的范围作出以下界定:1.主要以日常生活中所需使用2.制作过程的主要部分以手工为主 3.用传统技术所生产(现存并拥有一百年以上的生产历史)4.使用传统原材料5.特定的地区及产地(十家生产者或30人以上的从业者)符合以上5项条件者,以通商产业大臣指定传统的工艺表示,其中为了和一般普及品区别起见,以[传统标章]的证纸来区隔。南部铁器被国家指定授予传统工艺品的称号,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复苏起来。其主要制作产地以岩手县盛冈市与水泽市为主,当时共有八十家企业及980位从业者。主要制品有铁壶、茶道用汤釜、铁锅、等食器,风铃、文镇等日常用品。但京都地区的铁壶制造却没能延续,一些著名的堂号也难以传承下来。据笔者所知,龙文堂、金寿堂已无制造,而龟文堂有制造,但元气未恢复;藏六一系当时属皇室御用釜师,现有传人在世,近日与台湾铁壶爱好者,共同出版了一本铁壶指导集。虽然京都铁壶已经没落,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京都系铁壶在市场上反而因为稀缺而备受追捧。
日本老铁壶热潮的走向
在2000年左右,日本老铁壶进入台湾市场。由于台湾地区以台湾高山乌龙茶和云南陈年普洱此二种茶品为主,对水的温度和质量要求较高;而老铁壶的提温和保温效果明显,煮出来的水相较一般的煮水器较柔甜,因此特别受台湾茶友的追捧。老铁壶热潮走进台湾,成为台湾市场在宜兴紫砂壶热度消退后的一个新热点 国内对日本老铁壶的关注,笔者认为应始于2007年起,国内的普洱热潮带动了对品茗器具的关注。虽然国人对老铁壶关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对老铁壶的钟爱是很强烈的。主要是因为老铁壶的壶身浮雕技艺,具有唯一性,如京都龙文堂系统,龟文堂系统,金寿堂系统等的蜡铸法的失传,更使老铁壶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现在国内的老铁壶收藏主要集中在京沪这两个地方。北京地区文化沉淀深厚,对老铁壶此一类工艺品更具有欣赏能力,因此北京精品老铁壶较多。上海地区是中国金融中心,与国外文化往来较多,更易接受外来文化,此地区日本老铁壶的普壶较多,指素壶;本地人也喜欢收集一些舶来品,区域的市场热潮更能辐射整个华东地区。而东北地区如辽宁吉林二省也有分布部分老铁壶。华南地区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品茗氛围较好,这些地方也有老铁壶的爱好者。
中国各地制铁壶的发展现况
台湾地区在日据时期受到的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早些时期就一直有制造铁器的工坊存在,其工艺技术在中日台三个产地中,仅次于日本。而国内的铁壶制造业,近二年正刚刚起步,主要产地集中在浙江地区,工艺外形有日系风格,只是内部壶内部处理较其他二地为落后,更讲究量化,规模化,所以铁壶的耐久性也更短。据笔者了解,国内天津与广州二地各有一家制壶企业,均请日本技师到国内传授技艺,壶品相对浙江铁壶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希望在未来能成长为中国铁壶的中流砥柱。展望铁壶的未来铁壶如同茶,有新有老;市场有许多新铁壶,新铁壶的生产是一个产品市场的持续发展和稳健成长所必要的。但老铁壶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收藏而言,老铁壶在艺术上、工艺上和文化上都有着新壶难以企及的优势。铁壶源于中国,转化于日本,最后又回到中国。日本产制的铁壶仍是目前市场主流,而台产和国产仍有很大成长的空间,愿在未来国家能为这个新兴的产业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则来引导和规范企业,而不是目前这种追求量化和规模化混战状态。同时,更希望企业能对自己产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从工艺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无论是对于市场的培育或者企业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

希望在将来能够看见国产铁壶的崛起,毕竟铁壶这门工艺中国人才是真正的老祖宗,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中间断了传承发展,只要今日我中华好儿女开动脑筋,日后铁壶当以中国制作最为珍贵。(责编:毛杜飞)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铁壶,不断发展的历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