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敬茶的由来,客来敬茶

饮茶方法之茶壶泡饮法

一般不宜泡饮细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茶叶,使茶叶失去清鲜香味。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叶也浓。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茶入壶,用100℃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饮茶人多时,用壶泡法较好,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畅叙茶谊。 来客敬茶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礼节,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较为隆重。壶泡法,相对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区,为表达敬客心意,还在茶中放糖调饮,以示甜甜蜜蜜。

客来敬茶的由来_客来敬茶

客来敬茶“清茶一杯,相谈甚欢,不亦乐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习惯。而以茶待客的风气,最早可以推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时期,茶饮已经成为三吴地区和建康(今江苏南京)一带常见的待客之物。传说,当时的才子任育长本是中原人,随晋室南渡到了建康,有当地的名流奉茶来款待他。对茶还不太熟悉的任育长,就问:“这是茶,还是茗?”这一下轮到江东人奇怪了:“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任育长看见大家一脸的疑惑,赶忙说:“我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结果适得其反,引起一场哄堂大笑。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朋自远方来,清茶一杯,相谈甚欢,不亦乐乎?于是客来敬茶成为人们日常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仪,一直流传至今。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茶饮

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茶饮已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百姓都能享用的普通消费品,在社交活动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待客礼仪,“客来敬茶”、“坐席竟下饮”。在两晋时开始出现茶摊、茶馆,南北朝时首次出现了商业性店铺“茶寮”,可供人们饮茶和住宿。南北朝医药学家、道家陶弘景坚信:“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 我国唐以前无“茶”字,皆作“荼”字,其字曾在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出现过:“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在汉唐之间的张载曾吟到:“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登成都楼诗》)。孙楚在《出歌》中指出茶业的中心仍然在巴蜀地区,“姜桂荼荈出巴蜀”。

客来敬茶的由来_客来敬茶

盖碗泡法的优势

盖碗泡法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1-2级炒青、珠茶、烘青、晒青之类,重在适口,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等,再入杯冲泡。盖碗的材质有紫砂、瓷质、玻璃等,以瓷质盖碗居多。盖碗泡法优势具有:

用盖碗冲泡茶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

用盖碗来喝茶时,碗盖不易滑落,底部有茶托,可免烫手之苦。而且,喝茶时端着茶托就可不盖,只需半张半合,可使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能徐徐沁出,极为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的茶盖在碗内,若要使茶汤浓些,用茶盖轻刮即可,使茶水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盖碗泡饮法常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客来敬茶的由来,客来敬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