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史的变化受自然变迁的影响

2014年1月9日晚180,文化学者栗强主讲的题为中国茶文化的建立与相关收藏讲座在海淀区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栗强援引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倡导茶文化的“国学生活化”意识观。同时,引用《红楼梦》中晴雯和贾宝玉喝茶的桥段,介绍两种不同的茶文化体系,妙趣横生,通俗易懂。有了对茶文化的了解和两套体系的支称,以健康为目的和重收藏为前提下的收藏视角更叫明确清晰。栗强从茶具的材料,茶叶的品性两方面展开,对以茶具和茶叶为主体的茶文化收藏分别加以讲解,让大众有了对茶文化及其收藏常识的客观认识,本场讲座,可谓一本鲜活的大众教科书。
中国嘉德在刚过去2013年拍品总成交额大概不到70亿,先把邮票、钱币这些是小规模成交的东西先抛开不说,只讲大规模成交的那一部分,应该有70%以上的成交额是10万块钱一件以下的拍品。它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进入消费性收藏的时代,所谓的功能性、使用性、会所性、雅集性,真正天价作品谁都不能不考虑转让,茶具的收藏和茶的收藏正好是其中很特殊的一部分。如果茶文化相关的收藏有两部分:一部分叫茶具收藏,一部分叫茶的收藏。茶具的收藏纯粹是文科的概念,它是一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过程,是审美的见仁见智。《诗经》有人赞美白的品质,也有人说我就喜欢红。中国人喜欢红色,肉都要吃红烧肉,都要喜欢红的,它是有更多的人文性质的东西。而茶叶有它的植物学、土壤学、地理学等因素,这一切合在一起时成为理科的自然科学。因此茶具更多的是人文科学,茶品是自然科学,所以我们把这两块分开来说。
这是潮汕地区使用的朱泥小壶,但是它并不是潮汕,而是宜兴做的,潮汕是红土,沙和土还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把朱泥小壶,这是日本的一个茶室空间。
这是中国北方的受宫廷影响常用的茶碗,这是英式的茶具,这两种:英式的红茶的茶具的体量和中国北方宫廷的茶碗是相当的,而这种日式的茶席和中国的潮汕地区的功夫茶的小壶体量是相当的。这是因为英国人、欧美人来到中国时接触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就仿制过去了,而日本从文化角度接触更多,所以他对体量有一个延续。
这是我自己日常喝茶用的一只小壶,我把它放在这里,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北京碰到很多卖壶的,他都会告诉我这个壶是一个摆设,不能用。实际上特别实用,按照潮汕体系,它是日常泡茶很重要的壶。
现在用这四把紫砂壶来讲茶文化的脉络。刚才说了在明末清初明朝晚期,现在传世最确认的壶,是开创日本煎茶道体系禅宗的祖师尹圆禅师。他是福建人,去了日本以后每天喝茶,他喝茶的两把紫砂壶现在还留在日本,放在寺院里至今仍然保留得很好,壶里的茶叶直至他死了之后还都只是晾干保存在那儿。这两把壶样式不同,但是体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800毫升,这就证明这不是泡茶用的,而是煮茶喝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清代开始我们看到的北方的茶具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家都看到过这类的盖碗,南北方都在用,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北方的体系盖碗是一个人拿着这么来喝茶的,南方这是一个泡茶的,泡完一个茶四五个人喝,用量之大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看到到了清中晚期的时候,南方体系开始流行用这样规模的小壶来泡茶,甚至自己一个人喝茶也用这种小壶来泡。今天如果到香港和一个茶人去喝茶,你看到他拿出这么大一个壶,那就基本上不用喝了,他没准备给你好茶,好茶也很贵;如果你看他拿出这么大一个壶,没准儿能给你拿什么百年老茶出来。这是文化的变迁,在更古老的时期受到的影响实际上是自然的变迁。上古时期喝茶的记录是要把茶叶和姜、付梓,包括胡椒煮在一起喝,到了唐代,陆羽说这不是胡闹嘛,茶哪能这么喝啊,陆羽是茶圣,他完全不理解前辈人,大家看到把茶叶要和姜要和胡椒、付梓拌在一起喝的那是五石散盛行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气候极低的低点,陆羽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的相对气温很高的时代;到了郑成功时期,也就是是尹圆禅师时期,他要用来煮茶,因为那个时候正好又处在气温变化的时期,每一次文化的大昌盛都是在气温相对比较高的时期,每次文化的大转折都是在气温低的时期,以及北方的少数民族要把我们汉族人赶到南方去,我们在寻找更温暖的地方,他们也要寻找,但是我们一定会被他赶走,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羚羊他们是狮子,他不把我们赶走他就会饿死,我们没了这块地还能去南方,所以一定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变化。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茶文化史的变化受自然变迁的影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