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与茶道殊途同归

中国茶道的精神吸收了儒家的“和敬,道家的“清静,中国禅宗的“寂灭,融合而为“和敬清寂――和,即和谐雅逸,通过沟通思想情趣,共同创造和谐气氛;敬,即互相敬重,奉茶以礼,增进彼此友谊;清,即丢弃尘劳烦恼,安逸宁静,清雅自在;寂,即寂然默照,通过静中苦思冥想,深入定境,达到超然于物我的高尚境界。这些精神同样也体现在瑜伽的精神之中。

瑜伽的精神,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和谐、奉爱、宁静、超脱。这四个方面,既体现在《薄伽梵歌》中倡导的奉爱瑜伽之中,也体现在《瑜伽经》的八支瑜伽中:

(1)和谐,相当于茶道精神之“和。瑜伽行者的修习场所力求贴近和谐宁谧的大自然,避免物欲与功利的侵扰。
(2)奉爱,相当于茶道精神之“敬,《薄伽梵歌》中所说的“弃绝,就是断除功利性的活动动机,化解私欲与功利,以一颗包容博大的情怀面对人和事,本着这种精神,必然是无私而平和的,必然与人为敬、与人为善。而《瑜伽经》则倡导“非暴力,认为“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这同样是肯定了尊敬、善待别人的重要意义。
(3)宁静,相当于茶道精神之“静,是瑜伽修行的重要原则。瑜伽的宁静是由静坐来实现的,《瑜伽经》将静坐分调身、调息、摄心三部分,并指出调身“姿势必须稳固舒适,控制不安;“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摄心便是“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于是达对感官的最高控制。对感官的最高控制,是心真正宁静的开始。

(4)超脱,相当于茶道精神的“寂,即超然解脱,这在瑜伽中是通过冥想即静中起观来实现的。《瑜伽经》将这种冥想作为达到禅定解脱的手段,由此可以达至“无种子的无为境界,与佛门所说的“寂静涅盘相通。
由上可知,茶道与瑜伽,在精神境界方面的理想与追求是相通的,尽管方式手段有别,但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基本一致。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瑜伽与茶道殊途同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