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擂茶,桃花古韵入茶来

人们对于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记忆,往往是从舌尖最先开始感受,最后也大多是由舌尖来实现最深刻的味觉保留。最近央视播放了一个中华美食文化专题《舌尖上的中国》,创下收视新高,再次诠释了味觉对于记忆的执着情怀。桃花源的记忆,于我,就源于很多年以前舅婆的一桌擂茶。舅婆是桃花源人,每年春节去舅婆家,都会有一桌摆满各色农家腌菜零食的擂茶。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月,舅婆的那一桌擂茶绝对是奢华的享受。经年之后,当《桃花源记》以文化的形式把桃花源根植在了我的心底,关于桃花源的记忆,最先跳出来的,依旧还是舅婆的那一桌擂茶。

擂茶不是桃花源独有,在湘、川、粤、闽、台湾等地,均有喝擂茶的习俗。但是,擂茶的发源地却在我们的桃花源,1992年在常德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认定,桃花源擂茶是擂茶的正宗起源。“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擂茶最初的名字叫“三生汤”,由生米、生姜、生茶叶组成,是为“三生”。制作擂茶,须用石钵,木棒擂碎,石钵又称擂钵,要用桃花源质地坚硬的石头凿成,木棒须用山苍子木,俗称山葫菽木,专家考证,山葫菽木擂下的木屑有药效,是擂茶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道具。相传在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带兵驻扎桃花源一带,时值盛夏,瘟疫流行,数百士兵染病,久治不愈。当地一位老妇,见马援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便献出擂茶秘方为将士们治病: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放在石钵中,擂制成浆,用沸开水冲服,治好了将士们的病。擂茶就这样流传开来,虽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初的生姜、糯米、茶叶“三生”原料被保留了下来。

2000年的时光流逝,在她最初的发源地桃花源,今天的擂茶是否香甜如初?7月26日,借着这次党报记者走基层蹲点桃花源镇的机会,我决定用心寻访一直缠绕在忆念深处的那一碗茶香。

到了桃花源镇,桃花山核心景区是必看的节目。时近正午,烈日当头。不过一走进景区,经碑廊,过方竹亭,林荫中一缕山泉流泻,清新凉爽的感觉扑面而来。不知不觉间,喧嚣与酷热就被隔绝在了山林之外,拾级而上,坐在遇仙桥上回望来处,山泉飞溅,蝉鸟和鸣,好一个清雅、幽静的世外桃源。山风来处,有清香袭人。循香而至白云轩,一慈祥老妇安坐门外,手持一根杯口粗细的木棒,慢悠悠地制作擂茶,双脚紧紧夹住一只土灰色石钵,茶叶、生姜、花生、芝麻等混成的香味愈靠近愈浓烈。老人家看到我们,笑呵呵地邀请我们喝擂茶。老人家告诉我们,在这儿做擂茶生意已经30多年了,“桃花节”期间生意特忙,一天要摆好几十桌,忙得不得了。眼下是淡季,一天也就几桌,悠闲得很。手中的这根擂茶棒原来有米把长,3年前才从山上寻来的山胡椒木,经不住天天擂天天磨,已经磨掉了一大截,如今不足两尺长了。老人姓张,年逾70,精气神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小10岁。也许,是这一山风景一桌茶香,让时光也放慢了脚步,不那么急着催人老了吧。很遗憾,我们急着赶路,没有坐下来品尝白云轩外的擂茶,继续上山,去寻访另一道风景。

青山,绿水,凉亭,亭中一银发老者,一个摆放着绣花鞋垫的小摊,在清幽的林间自成一道怡然风景。亭外不远处有一石碑,上书“御碑亭”。随行的桃花源镇镇长罗双健不无自豪的告诉我们,亭中安坐的老人姓何,今年92岁了,数十年来风雨无阻,就守在这亭中卖绣花鞋垫,成为桃花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呢。何奶奶就住在山下,每天翻一座山,走5里多路,来御碑亭卖鞋垫。老人耳聪目明,口齿清晰,一头银发干净清爽。老人家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她随身带上山来的炒米、红薯片,很是香甜。她以为我们是第一次到桃花源,很自然的就做起了导游,开始向我们讲述这周边的风景和故事。更让人惊奇的是,那些图案美丽的鞋垫,竟然是老人家亲手绣制的!惊羡之余,记者赶紧宝贝样的收纳了一双作为珍藏。时近中午,问及老人的午餐怎样解决,老人笑咪咪的似在回味:天天中午都是一碗擂茶。都是这周围在山上卖擂茶的乡邻们送来的,20多年了,春夏秋冬,年年如斯,天天如斯。老人家儿孙绕膝,四代同堂,上山卖绣花鞋垫,老人说更多的是为了看风景,看山上的人来人往,热闹,舒爽。老人脸上有着孩童般纯净的笑容。记者不得不再次感叹这世外桃源里时光的温暖与多情。

为了品尝正宗的桃花源擂茶,镇长把我们一行带到了水溪村3组的罗家。屋主人罗姐热情爽朗,说话、走路一阵风似的,30多年前在生产队的“双抢”劳动中失去了左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快乐与能干。为了制作擂茶,一家人早早的就开始了忙碌。米,是昨晚上就浸泡好了的;生姜、茶叶、花生、黄豆、芝麻等已经擂制成了“脚子”,女儿、女婿和外甥都来帮忙制作“压桌”(茶点)。我们一行加上罗姐一家也不过刚好坐满一桌子,罗姐却张罗了满满两桌擂茶,每一桌的茶点都有27种之多,各种农家腌菜、时令美食,鲜香扑鼻,色泽诱人,擂茶还没有上桌,我们已经忍不住伸手抢先品尝。罗姐告诉我们,擂茶分为清擂茶和糊糊擂茶,清擂茶就是不加米浆的,把“脚子”擂好了放在碗里,直接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糊糊擂茶是把擂好的米浆和“脚子”一起放在大锅了用文火满满的熬,熬足几个小时成为糊糊,比清擂茶香多了,还可以做午餐吃。酷暑天里人没有胃口,就经常熬糊糊擂茶。小孩满月,老人做寿,或者家里来了贵宾,都要熬糊糊擂茶,并请来左邻右舍一起“喝糊糊”,这是村子里的老规矩了。今天这两桌擂茶,一桌就是为乡邻们准备的。家里家外一些磕磕碰碰的事,边喝边聊,一桌擂茶喝过,事儿也就化解了。说话间,罗姐的糊糊擂茶已经上桌,香味儿直往人的鼻孔里窜。邻居们也来了,满满两桌人,热热闹闹,大热天里,热腾腾的几碗糊糊擂茶下肚,再佐以香辣可口的各色茶点,那种畅快淋漓的舒爽劲儿,非得亲身体味,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妙处。桃花源里的人家,一碗擂茶喝出了诸多美妙滋味,是一种怡然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吧。

借助桃花源的旅游开发,擂茶开始成为旅游特色商品,并开始了产业化经营,有了自己的主打品牌:“谢老头”擂茶。“谢老头”名叫谢立钧,60多岁,桃花源人。1997年注册了“谢老头”商标,荣获常德市历届农博会金奖,2008年,CCTV-7的“每日农经”栏目还推荐过“谢老头”擂茶。现在他有了专门的擂茶网站,由儿子打理,擂茶远销全国各地。午后,我们驱车前往桃花源镇茶庄村,探访“谢老头”擂茶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可惜恰遇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借着桃花源旅游大开发的势头,政府加大了对擂茶产业的扶持,谢老头特别自信,他说桃花源的擂茶一定会飘香万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超越现在市场上名气较响的安化擂茶。下一步是要在桃花源景区开发体验式的擂茶馆,生意一定不赖。是啊,赶上了桃花源旅游大开发的势头,古老的擂茶一定会擂出一片新天地。

夜宿水溪,桃花源镇紧邻沅江的一座村庄。水溪,又名桃花溪,是一条连接沅江、横贯村庄的小小溪流,村子由此得名。当地人称,《桃花源记》中“沿溪行,忽逢桃花林”中所说的溪流,即为水溪。夏夜繁星里,村庄安睡了。走在平坦的村道上,享受着桃花源里一座村庄临水而居的幽静怡然,回味着午间的那一桌美味擂茶。不由得感叹,沧海桑田,无穷变幻,不变的,唯有这漫天星辉,一镇古风,和这弥散在空气中,流连在唇齿间的,一碗茶香。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桃花源擂茶,桃花古韵入茶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