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常青种养合作社,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凸显效益

思南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是思南县第一个以搬迁移民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注册资金103.964万元,现有资产总额8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5万元,生物性资产480万元。现有入股社员221人,其中,搬迁移民112人,其他农民109人,大学毕业创业成员3人;专职员工3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人,高中以上学历17人。合作社下设办公室、财务部、种植部、畜牧部、销售部5个职能部门和茶叶加工厂,主营茶叶、果蔬、花卉、苗木种植、销售,畜禽养殖、销售,主导产品为有机茶。

合作社有机茶核心基地位于思南县许家坝镇骡子顶片区,总面积3000余亩,茶园种植面积2200亩,其中1350亩于2011年5月获得有机产品和产地转换认证;核心基地周边社员自主经营茶园面积800亩。2011年6月,合作社通过铜仁市扶贫龙头企业认定;2011年9月,合作社茶叶等20个产品拥有了“百家沁”注册商标;2011年10月,合作社占地30亩、年产有机茶200吨的有机茶精深加工厂开工建设;2011年11月,合作社骡子顶1350亩茶园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并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铜仁综合试验站联合在合作社有机茶园基地开展“适用于不同地区和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与示范”试验,核心试验基地占地50亩;同月,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将合作社列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思南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虽然仅有2年多的发展历程,但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做法:坚持发展高起点为合作社产业发展定下主基调合作社理事长白彩文今年50岁,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凭着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思维方式,深知当前的商品已进入高度同质化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品的高性价比,才能以较低的成本短期内迅速抢占市场。

因此,在合作社创业之初,他力排众议,将小规模经营社员的基地全部纳入合作社核心基地,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为此,合作社多付出了200多万元的茶园建设投资。但是,付出总是会有收益的,与因规模较大而自主经营的社员基地相比,合作社有机茶核心基地的投产周期至少缩短了2年。

2011年5月,合作社有机茶核心基地中1350亩获得有机茶产地和产品转换认证,证书编号:CF-3002-952-1340,转换结束时间为2012年3月31日。一举成为铜仁市获得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最大的茶企。合作社始终紧紧把握贵州省生态优势,在思南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打造生态茶园,大力发展有机循环农业,以生态为根本,向生态要效益,突破传统农业瓶颈,寻求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目前,该社已向认证机构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提交了换证申请并获得受理,预计5月份能获得正式认证。另外,合作社未认证的850亩茶园也同时提交了新认证申请。到2013年底,合作社有机茶核心基地将全部通过有机认证。

坚持人才高素质为合作社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合作社的创业者们深刻认识到,当今社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按照企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建设合作社,促进合作社产业常青,合作社坚持“人才是合作社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第一位。合作社创业之初,就高薪聘请了2名大专毕业生担任管理人员。

2010年,白彩文与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杨彪偶然相识,彼时后者毕业后放弃外企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雄心勃勃回乡创业。在白彩文的诚挚邀请下,杨彪加入合作社,以知识和技术折价30万元入股,并出任合作社总经理。此后,在杨彪的邀约下,其同窗好友卢猛和师妹胡小青先后放弃外企的高薪职位,加入合作社。至此,合作社成为铜仁市第一家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共同创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铜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负责制的先河,成为响应并贯彻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的践行者。

3名有着外企就职经历的优秀大学生的加入,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在他们的主持下,合作社全面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管理,并率先引入KPI绩效考评制度,对合作社所有参与人员实行绩效考评;合作社设计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和建设方案,完善了人力资源建设方案,并将这两方面内容写进合作社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合作社开始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的经营管理团队,每周五雷打不动的内部培训会,让合作社的其他管理者们足不出门就能接受高级别培训,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奉行走出去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对合作社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在获取各方面信息的同时,与外界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社网站于2011年11月29日正式上线,合作社微博于2011年12月27日开通,使合作社成为思南县第一个通过企业微博、企业网站对自身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两者的平均日访问量达500多次。

坚持发展可持续为合作社产业发展明确定位为探寻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人类与自然共荣之道,合作社在基地内建立了 200亩自然农法试验园,通过茶园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根据自然农法的设计理念,结合有机茶内涵式扩张方式,合作社设计并推行有机茶园“一主两副两配套”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在茶园范围内,以有机茶为主产业,以桂花、杜仲、枸杞等经济林木种植和紫花苜蓿、红白三叶等牧草种植为第一副产业,以合理密度的虫草乌骨鸡、鹅、牛、羊散养为第二副产业,以有机肥(蚓粪、沼液)工程为纵向配套、生物防虫为横向配套。合作社的终极目标,是基地基本实现内部物质封闭循环,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有机产品,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有机茶园“一主两副两配套”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合作社明确将产品和市场定位在中高端,并且要依托这种模式的建设,降低有机茶的生产成本。2010年9月,合作社在茶园基地投放了6000只虫草乌骨鸡,目前已开始产蛋,其所产绿壳蛋因其保健功能和独特的口感风味深受市场欢迎。当前,合作社茶园基地产的虫草鸡和保健绿壳蛋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市场以及本地市场零售价分别为30元/斤、3元/个,且供不应求。在循环经济的效益方面,以虫草乌骨鸡为例,按每亩投放20只成年鸡计算,每只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800元,而放鸡的茶园可降低人工除草等成本费用200元,相当于每亩有机茶园增加收益5000元。经过权威机构的监测,基地所产的各种产品无任何有害物质超标,过硬的质量为合作社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科技创新为合作社产业发展探索新思路21世纪,企业的制胜法宝是“技术领先、成本控制”和差异化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更应该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合作社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致力于在合作社能力范围内的科技创新研究。2011年,合作社自主研制的以纯天然中草药复方、蚯蚓、蝇蛆和黄粉虫、苜蓿草粉、五谷杂粮为原料的小鸡全价料研制成功,解决了合作社有机茶园基地散养鸡育雏阶段的无添加饲料问题和疫病防控问题,据相关机构检测,本饲料配方还可用于改善笼养蛋鸡蛋的质量安全和风味口感。但能否大规模推广,目前还在试验阶段。此外,针对思南原产黄牛的个体和生产性能不理想,而过去常用的杂交改良方式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合作社建立了一个品改试验基地,饲养思南黄牛能繁母牛30头,采取三元杂交、级进杂交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以期突破这一难题。

思南县的茶产业历史悠久,但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与当地茶叶原料相适应的加工工艺流程,品牌影响力几乎为零。为此,合作社组建了一个科研小组,专门筹备了50万元经费,用于改进当前的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合作社还十分注重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2011年11月,合作社1350亩有机茶园基地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成为铜仁市两家国家级示范基地之一。

同时,合作社协助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铜仁综合试验站在合作社有机茶园基地开展“适用于不同地区和茶类的茶树品种筛选与示范”试验,核心试验基地占地50亩,该试验将为思南县乃至铜仁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意义十分重大。同月,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将合作社列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系实训基地。另外,合作社还与日本等一些海外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

坚持经营产业化为合作社产业发展开辟新天地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持续带动社员和周边农户增收,合作社始终坚持“分步实施、各个突破”的产业化发展思路,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和自我积累,以挖掘合作社内部资源为主,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以及加强内部管理着手,鼓励开展技术革新,同时整合外部资源,逐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布局。合作社年生产优质有机茶200吨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三化”茶叶精深加工厂正在紧密锣鼓的建设当中,该建设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投资952万元,建成有机名优绿茶和白茶生产线各1条;二期投资2348万元,建成有机大宗绿茶、有机红茶生产线,以及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超微茶粉、速溶茶粉生产线)。

目前,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1198平方米生产线厂房、摊凉房建设,2012年内将完成规划1800平方米办公生活区与6000平方米厂区绿化等相关建设,完善相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购进安装国内最先进和完善的生产线配套机械设备。已于4月投产。二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

加工厂建成后,每年需优质有机茶青2420吨,按每亩产有机茶青400公斤计算,加工原料需求除可直接带动合作社核心基地面积2200亩及社员基地800亩外,还可直接带动周边乡镇3050亩优质高效有机茶园种植基地;茶农的收益可间接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基地约3000亩,并辐射到周边乡镇,辐射带动建设面积约2.5万亩,年产值7300万元,年均利润800万元。到那时,合作社将正式迈入产业化经营的行业,为持续带动社员和农户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坚持政企联动为合作社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思南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得到了省、市、县等各级供销、农牧科技、扶贫、财政、移民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与扶持。在这两年的发展历程中,因为有了地方业务专家、技术骨干的驻点指导,更有各个部门的组织引导、协调服务作为保障,才能够顺利起步经营。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思南常青种养合作社,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凸显效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