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味,皖山茶禅谛德缘

在今日安庆一方,以天柱山为古岳正脉的皖山地区,历史上禅缘久远,世所崇隆。早在北魏末年,慧可大师于嵩山得达摩袈裟真传,成为中华禅宗二代传人,为避法难,南遁避入舒州皖公山,隐居于其腹地司空山,于隋开皇之初授衣钵于僧璨,是为三祖;璨公正式驻锡皖公山麓山谷寺作《信心铭》,弘扬心性思想,并传衣钵于道信,是为四祖;信师旋归蕲州黄梅破额山传法28年,付法与弘忍,忍创“东山法门”,是为五祖;五祖传六祖慧能,能开顿悟宗风,继而“一花开五叶”,遂使禅宗风靡天下。在此漫长的创立发展过程中,禅宗六代祖师中就有四祖以及后来“五家七宗”的许多大师均在皖山地区修习弘法,皖山于是便成为禅文化的根基之山、发脉传承之山!正如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先生所言:“郁千余年……(皖山)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见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中国茶史悠久,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之说(见陆羽《茶经》)。虽然有学者认为公元四世纪前文人雅士饮茶活动中就已有了茶道思想的萌芽,但中国茶道的建立与成型还是发生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当然不可否认这之前经过六朝与隋代的酝酿。以目前了解的关于“茶道”一词的最早记载,则见于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茶的饮用所以在唐朝得以迅猛发展,主要源于佛教禅宗的流行。“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诗,同上)说的就是茶禅结合之道。禅师坐禅修行,旨在静虑悟道,而茶极益于禅修:其一能破睡提神;其二能帮助消化;其三能使人不思淫欲,是故谓“茶有三德”之说。茶味之先苦而后甘的过程与问禅的渐入佳境相似;茶味之苦与佛教的青灯苦寂相吻合,或者说茶的本性与禅理有诸多贯通之处。禅茶的由来,传说源于一祖达摩,祖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因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遂撕下眼皮弃于地,不日其地竟长出一株矮树,一天弟子在树旁煮水以备汤饮,一阵风吹来,树上的绿叶掉进锅里,达摩喝了精神特好,打坐不再瞌睡,自此禅门饮茶之风大兴。此虽为传说,但禅宗重茶入道确是事实。笔者发现,隋唐以降,作为禅宗立宗发脉圣地的皖山地区禅茶逐渐蔚然成风,首开风气之先的有驻锡皖山南麓山谷寺的三祖僧璨禅师,他在授衣付法于道信时,作偈示云:“华种虽因地,从地种茶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意思是说,再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也就没收获,禅修必须生活化,“作”“坐”并举,除了打坐,还需劳作,以劳动解决吃饭生活问题。这就为日后马祖与百丈立禅门清规、创农禅之举、兴寺门种茶之风作了铺垫。三祖僧璨率先在皖山禅林把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融入佛家活动;唐代天柱寺还专辟“茶林庄”,以为禅茶之用。历代诗文对皖山禅茶之风都有记载与反映,如唐代独创“天柱家风”的崇慧禅师因乐于汲泉煮茗而留下了“独步千峰顶、优游九曲泉”的诗句;宋·林逋题《山谷寺》诗云:“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杖肩倚老僧闲”;通判谢明《宿司空山无相寺》诗云:“行舆入暮驻禅门,……春荒新烹老衲蹊。”;清代康熙朝太湖知县王庭《四面山》诗云:“乘兴扣禅关,新茗烹初就”。以上诗中所提到的天柱寺、山谷寺、司空山无相寺、四面山寺(即大中寺)都是唐宋以来皖地闻名遐迩的禅林古刹。史料证明,皖地的禅僧们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人群之一,他们以自植的佳茗款待香客友人并自饮之,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遂使皖山茶禅之风大行其道。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禅茶味,皖山茶禅谛德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