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者明孝陵煮茶论道,泡茶自大明开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点茶、焚香、挂画、插花为文人的四艺。昨天,在明孝陵博物馆大明贡茶茶馆,梁白泉、傅京亮、万俐3位学者先后登台,为游客和市民讲中国茶文化、香文化和大明宣德炉。
品茶:泡茶自大明开始

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梁白泉先生告诉大家,明朝前,民间上贡给朝廷的茶叶都是团茶,即将茶叶碾碎成末压成各式形状的饼团,需要煮沸才能饮用。团茶生产效率低下,赋役甚重,洪武二十四年,为了减轻茶农赋役,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采茶芽上贡即可。此后民间也逐渐风行起散叶茶,而茶的饮用方式也从煮茶变为冲泡,延传至今。

闻香:诗词曲赋余香满口

中国用香历史久远,青烟翠雾中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中国香文化》一书的作者傅京亮说,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士大夫不仅用香,还经常自制熏香,并为香作诗写词。而《红楼梦》、《西厢记》等文学名著中也都有着香文化的痕迹,张生和莺莺就是因烧香结缘,借焚香定情,连描写莺莺的美貌时都用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这样的诗句。

鉴炉:铜炉手感似婴儿肌肤

说到香,就不能不提香炉。大明宣德铜炉为香炉之翘楚,南京博物院文化保护所的所长万俐介绍说,宣德炉充分体现了我国铸造艺术的第二次高峰时期的艺术特色,但现存真品极少,总数不超过万件。对于市面上的一些号称宣德炉的藏品鉴别,万俐介绍说一定要注意炉的铜质、尺寸、色泽,其中又以色泽最为关键。大明宣德炉集大成于‘色’,铜质表面光嫩精细,如同婴儿肌肤一般,几经把玩,却又会焕发出一种‘珠光宝气’来。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三学者明孝陵煮茶论道,泡茶自大明开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