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四宝之,红泥火炉事茶香

总是怀念小时候给爷爷泡工夫茶当小助手的时光,在离茶几不远处放置的小巧红泥炉,爷爷先给炉底引好火,将炉里添满的油黑发亮的绞只炭,再置上装有七八分水的砂锅,这时我便拾起旁边一支用鹅毛做的羽扇对着小炉口使劲地扇起来,只见一阵四溅的火星狂舞般过后,炉中的炭变得透红透红,炉心的红火升腾起蓝焰,不一会儿砂锅响了起来,水开了,爷爷乐呵呵冲泡起茶来,茶香飘了满屋。
记忆中的这红泥炉就是潮汕工夫茶四宝之一,因为潮汕制式特别也称潮汕风炉仔。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型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清俞蛟《梦厂杂著》)潮汕工夫茶炉的制作工艺也继承了陆羽茶经中所述的造型即古鼎型,只是陆羽设计的鼎式风炉是铁铸的,潮汕风炉用陶土制成,先为白泥后普遍为红泥取代,红泥炉更为好看更为茶客喜爱。潮汕风炉仔,潮安、潮阳、揭阳、饶平都有制作,外形精致小巧,高不盈尺约在七八寸间,置炭的炉心深而小,使得火势均匀而节省燃料;风炉仔还有盖和门,茶事完毕只要盖上盖和关上门,炉中的炭火自然熄灭,方便又节约。
潮汕红泥火炉的精致实用历来倍受茶客的热捧,可消人生之乐。无论嘉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场,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铫,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翁辉东《潮州茶经》)红泥小火炉处,聚三二老友,或谈古论今,或家长里短,其乐融融。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布衣诗人陈恭尹也深为潮汕红泥炉等茶具及工夫茶艺的吸引,因而生发感概: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就隙邀风势,添泉战水声。寻常饥渴外,多事养浮生。(《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卷六》)不管身在何处,有了这个小火炉,便可自如地升火煎水,便有一杯香浓四溢的工夫茶,不枉此生了。呵呵。
也许时代步伐过快,我们忙于追赶时代,便把好多美好的东西包括工夫茶应有的红泥小风炉通通给丢弃、忘却,只有在记忆中想起、愧对、叹惜。自从气化、电器化之后,红泥炉为石油气炉、电热炉、电磁炉等所取代,明火变成了暗火,清明的茶也暗淡了几分呀。这时我们才明白活火的形象,红泥风炉的灵魂,茶事的本真,这一切给茶客带来多少的乐趣以及审美享受。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工夫茶四宝之,红泥火炉事茶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