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稳中求胜之路

很多人说普洱茶近五年的历程,就是从疯狂炎夏一头扎进了冰河期。自2005年浩浩荡荡的马帮进京,普洱茶开始被大家认知。 2007年几大媒体的报道博弈,时而抨击得一文不值,时而褒奖得赛过仙丹,普洱茶变得和茉莉花茶、龙井茶一样家喻户晓。人们开始关注它的健康价值、收藏价值、品饮价值,同时炒作、做仓、拍卖等等这些词也伴随着普洱市场起伏跌宕。
在这场浩瀚如潮的商业战争中,有人挣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倾家荡产。2008年云南普洱茶产量比2007年减产46.7%,很多人上千万的库存一夜间缩水60%;2009年普洱茶几乎一蹶不振,高位买进的茶不敢放货等待市场回暖,低位的茶也没人敢收怕继续砸在手里。普洱茶走进了无比尴尬的境地,茶厂的囤货急于出手,工人的工资发不出,茶农的茶钱结不了,很多小厂关门歇业。而后几年的普洱市场虽然缓慢回升,但再也没有达到2007年的高位。
的确,2007年的普洱市场是疯狂的,那种疯狂差点毁掉这款有上千年历史的好茶。但是也是这场风波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用普洱。2008年底,大益普洱5000万拿下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的投放权,更是茶界的开山之举,很快茶有益,茶有大益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那场几乎毁灭普洱茶的风波之后,2010年普洱茶的销售区域比2005年时扩大了一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普洱茶的销售点,消费群体也增加了近四成。以前只是在广东、福建、港澳、少数民族地区大行其道的普洱,现在上了大型超市的货架,白领钟爱其保健功效,泡茶馆、喝普洱变成了品位生活的象征。
如今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面对普洱茶都很理智,不再盲目地囤货,不再叫嚣价格,不再跟风投资。市场的良性循环就这样开始。2011年老班章春茶的收购价格又一次回到了每公斤1000元左右,如果说2007年这个价格是被炒作出来的,那么今年这个春茶收购价就相对实在一些。首先是因为人工成本上涨,茶界春茶收购价普遍走高;其次,五年间的通货膨胀挤掉了普洱茶里的人为水分;再者,市场需求量增加,普洱茶已经变成广泛被大众熟知和喜爱的茶品了。普洱茶经过了五年时间的沉淀,2007年的高位茶也被市场消化掉了。但是那场风波的余震在很多茶人的心里回响着,媒体也不忘拿普洱茶作为前车之鉴,警醒现在火热的金骏眉和湖南黑茶
普洱茶走上这条平稳的发展之路,实在来之不易。究其蜕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重视科学生产力。曾经的普洱茶市场充斥着湿仓茶、包装作假、噱头茶等,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哄抬价格,消费者也在这种风潮中迷失了方向,追求仓味忽略普洱的健康本质,要知道很多湿仓茶中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超标对身体有害。
第二,大力发展品牌化,不一味追捧老茶和古树茶。笔者曾经在《也谈茶叶的陈放》一文中阐述了老茶的价值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不能单单以年份定优劣。而对古树茶的肆意鼓吹更不利于普洱的远期发展,古树茶确有独特的韵味,或醇厚或茶气悠远,但这都是品饮价值,其内涵物质就一定比台地茶、野生茶高出多少吗?茶学界都没有人敢妄加断定。如果说因为产量稀少所以价格略高,也应有度而行。
第三,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显然很多大企业很重视维持市场的平衡性。比如2011年大益7572熟饼(357g),虽然不同批次生产,不同地区售卖,不同等级零售,厂家都有统一的参考价格,基本都维持在每片6585元之间。这在2007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漫天要价,茶叶每倒一手价格就翻一番。
普洱茶本是健康产业,加之独特的品质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它的路走的并不顺利,如今刚找到良性循环的道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规范。合理地引导市场,才能慢慢消除人们心中对普洱茶的芥蒂。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普洱茶的稳中求胜之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