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而静则是追寻自我的必由之径。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孔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他们所说的都是虚静观复法,其大意是若致虚达到了极点,守静达到了纯笃,就能发现时间万物在茁壮成长之后会各自复归于他们的根底。复归根底叫做静,而静则是复原生命。
茶人的心虚静之极,所以能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出天地万物。老子、庄子所说的虚静观复法是茶人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道悟道的无上妙法。
儒家学者对静可修身养性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嵇康提出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矜尚的理念,并以此作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基础。白居易自述称: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苏东坡有一首诗写得最妙,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诗中的妙即韵味,全诗的大意是说要想诗有韵味,诗人的心应当空而静。诗中的了是了然、明白、体察之意,动是指宇宙的变化。因为只有心静了,才能感受到弥散于宇宙间川流不息、律动不已的生命之灵气。只有心空灵了,才能使襟怀坦荡广阔,容得下天地万物,达到自由洒脱、天人合一的境界。苏东坡的这首诗充满了哲理玄机,讲的虽是写诗的道理,但也符合茶道的要义。
在茶艺修习的过程中,静还常与美联系在一起,因为静是茶人的一种审美体验。子曰:以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来营造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境。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是平和宁静的氛围的最好注释;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是空灵虚静之心境的最好范例。
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隐者高僧,莫不将静作为品茗修心的大道。当清馨的茶香弥漫开来,充盈了身于心之时,饮茶者的灵台似乎在其熏陶下变得更加空明澄澈,饮茶者的精神似乎也在其指引下得以净化和升华,融入了天与地的怀抱之中,渐入天人合一之佳境。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静 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