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大叶茶,安化黑茶幕后英雄应谋综合发展之路

“桃源大叶茶之苦,不在于无好品牌,而是缺旗舰品牌。”本报11月14日报道《桃源大叶茶成安化黑茶“幕后英雄”》之后,面对各方对桃源做强大叶茶品牌方面的质疑,桃源县副县长张志红11月15日无奈地对记者说。

张志红告诉记者,桃源种植大叶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近年来,为加快大叶茶的发展,政府先后投资2亿元用于茶叶的种植和基础建设。目前,大叶茶种植面积已达到了9万亩。自主品牌野茶王、古洞春等远销东北等地,但由于企业各自为战,不能形成拳头效应。“目前,我们大叶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大品牌。”不仅如此,桃源大叶茶品种也比较单一,深加工层次不高,目前主要发展的是绿茶市场。

张志红介绍,虽然当地政府为茶场作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当地茶商发展茶叶产业的热情并不高,热衷于维持现状,并无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记者还了解到,桃源县现有茶园收入,还不如到茶园旅游的旅游收益。

谈到桃源大叶茶未来的发展,张志红说,今后,桃源大叶茶将走系列发展的路子。“做绿茶的同时,也要把红茶、黑茶发展起来,桃源大叶茶今后的目标是要实现10个亿的产值,1个亿的税收。”

11月19日,市供销社主任汪淑凡在看到文章后也约见记者,对桃源黑毛茶被安化作为黑茶原料收购、加工贴牌销售的现象发表了意见。

汪淑凡说:“被外地收购加工贴牌销售的,并不仅仅是桃源县的黑毛茶。桃源的大叶茶春茶鲜叶芽头,有六成左右被岳阳收购,做成了‘君山银针’;汉寿县每年1000多吨茶叶,其中八成左右是黑毛茶,同样被安化收购贴牌销售。我市加工的珍眉茶,全部依靠江浙和福建的厂家贴牌出口,而且还要对方给订单才能批量生产。”

桃源茶叶、常德茶叶之所以被外地当做原料收购,主要原因是本地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发展茶叶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茶农、专业合作社、加工厂家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借鉴益阳市、普洱市、安溪县、五峰县等地的经验,把常德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政府要起主导作用,现阶段至少要有专业的协调主管部门协调茶叶发展工作。

汪淑凡介绍,《益阳市茶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2007-2016)》提出,十年内投入资金36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茶叶产业的资金为5.67亿元;前几年遵义市每年投向茶叶产业的资金为1000万元;安溪县为支持八马茶业公司等两家公司上市,一次性扶持250万元,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由此可见,要扶持茶叶产业的发展,没有配套的资金扶持不行。

桃源茶、常德茶如何奋起直追,做大做强,汪淑凡认为三点很重要。一要明确责任分工;二要有资金扶持;三要着力抓好营销等关键环节。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桃源大叶茶,安化黑茶幕后英雄应谋综合发展之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