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茶人共话贵州省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黔茶文化酿茶香幽幽
专家学者畅谈贵州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导语:
贵州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费州的记述。

岁末,说历史、论发展、谈保护、道传承,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茶叶学会主办,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西部开发报茶周刊、湄潭县茶文化研究会、贵定县苗岭贡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首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之贵州省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于12月24日在贵阳举办。

从古到今,从历史遗存到现实发展参会的嘉宾、专家学者们为贵州茶的保护、为茶文化遗产的传承,纷纷发言,精彩不断,翻开了一页页贵州茶文化的历史足迹。

忆往昔

黔茶之厚重历史

贵州是产茶大省,产茶历史悠久,产茶面积广。全省40多个产茶县有自己独特的茶礼、茶俗、茶歌、茶调、茶艺。这其中以西部茶海湄潭的茶文化历史尤显突出。

研讨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庹文升主持。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建伟,省农委农经处处长王丽军,省农委经作处处长、省茶叶学会理事长龙明树,省文物局文保处处长龙佑铭,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梁正,贵定县政协主席方昌国,湄潭县政协副主席、湄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开迅,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西部开发报茶周刊主编徐嘉民等专家学者围绕茶文化展开论述。

翻阅历史,产茶大县湄潭一条清晰的发展历程跃然眼前。溯源湄潭茶史,应该源起距今1300多年以前,唐代《茶经》问世才逐渐使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方物为世人知晓。湄潭西面的大娄山余脉以及南面从象山到银柜山的一带大山之上至今还生长有古茶树,而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建场这一历程最彰显湄潭茶业在全国茶业中的地位。当时,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地理位置较为僻静却又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的湄潭迎来了中国茶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王淘、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也迎来了国立浙江大学西迁湄潭、永兴办学达7年之久。出任中央实验茶场场长的刘淦芝在空余闲暇或新茶试制成功之时,常邀请浙大竺可桢等教授小聚,以茶会友,品茶赋诗。

在钱宝琮、苏步青等教授的组织倡导下,1943年2月28日,湄江吟社在湄江河畔成立。一次茶会上,以试新茶为题,诗曰:翠色清香味可亲,谁家栽傍碧江滨。摘来和露芽方嫩,焙后因风室尽春。当酒一瓯家万里,偷闲半日麈无尘。荷亭逭暑堪留客,何必寻僧学雅人。这首诗句出自湄江吟社九君子苏步青。这九君子为:苏步青、江问渔、王季梁、祝廉先、钱宝琮、胡哲敷、张鸿谟、刘淦芝、郑晓沧。诗社共举行8次诗会,教授们歌咏抗战、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共成诗100余首,后编辑出版《湄江吟社诗存》。目前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作为湄潭浙江大学旧址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谈传承

弘扬与发展并举

黔北湄潭、凤冈茶文化,黔中苗岭云雾山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有机结合,都匀斥资在文峰公园修建了文峰世博茶苑、把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展区原样运到都匀作为永久的珍藏和展示,黔西南古茶树、茶文化遗韵,纳雍姑菁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安顺普定朵贝茶、镇宁毛峰、紫云紫竹青、平坝夏云雀舌、西秀煤山毛尖、屯堡驿茶等凝聚的茶文化都折射出遍布贵州山山水水的茶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闪光点。在专家学者眼中,这一切最终落脚在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做大做强贵州茶产业。我们以对湄潭中央实验茶场的精细描述,来探求与贵州茶产业并驾齐驱的贵州茶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弘扬与发展。

至今保留在湄潭茶场的上世纪40年代最先进生产线,可以说也是独一无二,当时请了60多个木工制作机具,机具分为上下两层,楼上楼下连动使用。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莫荣桂感慨地说,这台设备工作了几十年,直到2002年才停止生产。

据了解,民国实验茶场时期留下的庞大茶叶加工工业旧址、各种茶机具、茶及茶叶昆虫标本、老茶园,还有一代茶学泰斗张天福、刘凎芝、李联标等在湄潭工作、生活时留下的图片、手稿、书籍及创造的科研成果,茶树种籽资源圃等,让大家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让与会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那全木制红茶生产线。据了解,1944年至1945年期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扩大茶叶生产加工,制造了全木制出口红茶生产线茶机具,大量生产红茶和绿茶,使湄潭成为当时中国出口红茶和绿茶的主要原产地,也为贵州乃至全国茶叶科研生产奠定了基石。

为了摸清家底,湄潭县于今年四月启动了茶文物调查,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询问了解等形式,对省茶科所陈列室、湄潭茶场老工厂、永兴等地的茶文物进行了实地普查,结果令他们大为惊喜。在这些地方,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物,既有全世界惟一的茶籽化石、野生大茶树标本,又有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献,更有规模宏大的全木红茶生产线等生产工具,尤其是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建场后,其茶叶科研、种植推广、生产生活的整套茶文化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也是全国少有的珍贵茶文物。不仅在湄潭发现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贵州省湄潭茶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及其所属打鼓坡、囤子岩、永兴三个分场和茶园等生产科研旧址,还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木制红茶生产线、民间木制茶机具、不同时期的各类现代金属茶机具、不同时期的各种茶叶包装盒及样品、标本、图片、手稿等成千上万件茶文物。

1939年,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派遣一支以李联标为首的茶叶专家考察队赴西南考察,欲寻找一处实验茶场之所,打开西南国际通道出口茶叶的大门。考察队足迹曾先后遍及云南的昆明、曲靖,四川的成都、自贡、宜宾和贵州的贵阳、安顺等地。终于,地处中国古老产茶区古夷州境地的湄潭县,让考察队停下了奔忙的脚步,自此,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县落地生根。

湄潭县城南万寿宫、水府祠的办公楼,校场坝、老龙田、水井湾三地总面积1686亩的土地,象山(打鼓坡)555.50亩的茶园上世纪30年代末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一亮相,便以勃勃雄心开启了湄潭茶产业的大门,翻开了中国近现代茶叶发展史的新篇章。自1939年至今,72年的岁月中,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曾先后经历过多次扩建,甚至改名。现如今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旧址,虽已不复当年盛景,但完整保存下来的仍有6处之多。其中,主要包括民国实验茶场场部旧址(义泉万寿宫、水府祠)、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试验站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制茶工厂旧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树品种园(桐子坡)、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象山(打鼓坡)茶园,以及室内保存完好的各种标本、图片、手稿、书籍等。以贵州省湄潭茶场制茶工厂为例,该厂位于湄潭县城东南白果湾桂花湖畔,占地16000多平方千米,虽始建于40年代,但经历大半个世纪,仍有9栋房屋建筑保存较好。

走在老旧的房屋里,仿佛回到了往昔岁月。这些茶文物用鲜活的物证还原了湄潭的茶历史,对梳理贵州茶产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湄潭茶文化的骄傲。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权启爱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使湄潭在以后数十年的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中心之一。

如今,湄潭县委、县政府决定争取在湄潭建设一座具有现代理念茶文化专题博物馆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以全新的理念、适宜的场地和空间,以及现代化的展陈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茶文化资源,集中宣传湄潭以及贵州茶叶历史文化和茶产业发展的辉煌业绩,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让他们了解湄潭茶业、贵州茶业,以促进湄潭乃至贵州茶业的大发展。2011年春夏,随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重现于世,湄潭茶人又找到了湄潭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通过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旧址作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推荐单位,湄潭县在挖掘、整理、研究和展示湄潭茶文化方面又进了一步。因此,在湄潭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被划入湄潭县茶产业发展蓝图之中。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而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较好保存,湄潭茶乡的秀美风光,为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先天的社会人文条件、自然生态条件。湄潭县以最强茶县之姿打造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实至名归,博物馆的建立将填补我国文化历史中的又一空白。‘茶叶’的价值分为‘茶叶’本身的价值及其外延价值。以文化为依托,建立‘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又用旅游业的兴盛反作用于茶产业,这就是茶叶产业链的外延之一。茶文化专家姚国坤说,湄潭要在此基础上彻底改善其收藏、展示和宣传的条件,并为外来参观者提供一个全面展示和宣传的综合平台,填补我国没有此类博物馆的空白。

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建伟说,湄潭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红色、茶叶、民俗等丰富多样的文化,为建设以茶文化为龙头的贵州茶生态博物馆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撑和文化资源,为此我们呼吁建设贵州茶生态博物馆,从而使它成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的工具。湄潭此举将打开湄潭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以茶旅游带动茶产品、茶文化的茶产业发展新模式将为湄潭乃至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丰收。

出创意

启封历史展宏图

贵州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无污染的环境,造就了贵州茶叶的优良品质,在近年的国内、国际茶叶评比中,贵州茶叶屡获金奖,更是创造了在一次展会上包揽全部绿茶金奖的记录。

有了这些成绩作为基础,在贵州省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专家们显得踌躇满志,呼吁贵州茶产业在经过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的开疆拓土之后,要继续举起茶文化的火炬,强力向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与扩张目标高歌猛进。

贵州茶园面积突破400万亩,正朝着700万亩的目标迈进,其中,绿茶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位,产值超过50亿元,贵州茶产业迈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道坎,贵州有史以来的首届茶业经济年会也在岁末隆冬的特殊氛围里底气十足地召开。

但与这个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贵州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显然滞后了。周开迅一语中的,据资深茶文化专家、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罗庆芳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贵州出版的茶文化图书不过10余部,而云南的普洱茶文化图书有180余部甚至更多。贵州茶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利用,应是从2010年湄潭茶文物调查才起步的,虽然此前有一些县将民族民间文化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有些茶文化爱好者已开始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古茶具,但这些行动的指向都不很明确,目的也不同。要迅速跟进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步伐,贵州茶文化界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包括茶文物的普查等基础性工作。茶文物不仅见证了当年贵州茶业的辉煌,更奠定了贵州在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上的重要地位,要加紧保护。

会议达成共识:加强对茶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把研究茶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团结起来,聚同仁之智,集众人之力,把贵州茶文化博物馆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对茶马文化的研究,出成果、出佳作、出精品,扩大茶文化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保护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提高贵州茶文化国际知名度及保护水平,提升贵州茶文化的影响力;加大茶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做好茶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准确掌握文化遗产分布及保存状况,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让贵州茶文化历史中一件件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让贵州茶文化走向辉煌。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与会茶人共话贵州省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