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潮汕工夫茶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说可谓一语中的。潮汕工夫茶艺程式,一般为选茶、选水、活炎、烹茶、品茶。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选茶、取火、选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应用,潮州工夫茶法与《茶经》煎茶法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举其要者,潮汕工夫茶法改饼茶为叶茶,改煎都为冲泡,并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异,这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我们绝不应忽视如下的史实;自唐迄今,已经历了五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由于文化上的遗传传递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够保存固有文化的精华。所以就其总体逻辑程序而言,潮汕工夫茶法与陆羽煎茶茶法有着本质上的类同。传承关系显之又显,完全证实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说法的正确。
通过比较,我们有理由认为:陆羽的煎茶法,其实就是中国工夫茶之权舆。换句话说,中国工夫茶艺,早在盛唐之时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国茶道的载体唐代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长安。
宋人的饮茶法称斗茶或点茶,重在比试茶汤质量。陆羽煎茶法中,强调酌茶时要让舀到碗里的华(即沫饽)均匀,斗茶法作了创造性的发展,演绎而成斗华。宋人饮茶,改锅中熬茶为盏中点茶,开了撮泡之先河。
有关宋代斗茶法,蔡襄《茶录》所述,可作代表。由《茶录》所述,可以归纳出斗茶要素有五:一是茶叶选择,二是器具选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视火候,五是强调注水比例。所谓斗茶法,实乃唐代煎茶法之发展,是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饮茶,最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是不再将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杨维桢《煮茶梦记》载: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为饮供。这是一个实例,但如何为饮供?则没有说具体。忽思慧《饮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条正好作了补充: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牙,少时煎成。为饮供之法,乃是将茶叶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对水的处理,则比宋人更为讲究;先将水煮沸,过滤去杂质,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见元人品茶,更加重视选水。元人饮茶最重要的贡献是改末茶为叶茶。叶茶煮饮,更贴近于后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饮茶,可视为中国工夫茶的发展时期,同属唐代茶艺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艺中心区在河、洛。
明人茶艺,臻于完善,出现了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时期。兹就许次纾《茶疏》、屠隆《考盘余事》、顾元庆《茶谱》、高濂《遵生八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载,综合明人品饮程式于下:(一)选茶;(二)择水;(三)养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从明人茶艺综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经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并形成中国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时期,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饼茶碾末,宋人则改锅煮为点盏。元人采用叶茶,却恢复了锅煮旧习。明人的革新则是叶茶冲泡,兼善了宋、元的优势而独创撮泡的妙法。诚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云:茶至明代,不复碾悄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又云: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
至明代,潮汕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
有明一代,潮汕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
大凡文化辐射,者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循序而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区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汕,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
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
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而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
俞文对潮汕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后,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潮汕地区。
综上所述,中国(潮汕)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全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
通过对中国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发现几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实,却长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现了一千多年的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而至于被误认为失传!令人深思。
其二,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牵动了经济中心之迁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显示出由北而南的运动轨迹,最后在潮汕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有利生态环境中定居。
其三,潮汕工夫茶实质上已成了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称之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无不可。然而它却长时间被误认为是局部地区的民俗文化,人们忽视了遗传基因的原始性质,使其遭到长期不得正名的厄运。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汕工夫茶,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其价值取向,当于成形时就已潜存或实存于现产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过是未经梳理和发挥成为系统而已。所以说,目前流行的潮汕工夫茶艺,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经历了千余年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发展过程而获幸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带你走进潮汕工夫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