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之美 茶韵之魂

核心提示: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打造的综合类专题栏目《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打造的综合类专题栏目《西望成都》8月8日推出第20期,展现中国博物馆小镇成都安仁古镇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庄重典雅的建筑之美,并通过讲述成都老茶客、采茶人以及制茶人的故事,让观众在茶香袭人中感受在成都泡茶馆喝茶之乐,体验采摘制茶之趣,探寻成都茶文化的起源。
  《西望成都》每周六晚8:30在香港卫视播出,从本周起,周日晚8:00在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CDTV-5)重播。此外,观众还可通过登录香港卫视网站(www.hkstv.tv)、下载香港卫视手机APP收看节目,也可以登录橙网在线(www.cditv.cn)或下载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客户端收看。
  《城事》:仁者安仁
  “仁者安仁。孔子的一句话,让1400年前建造小镇的人们来了灵感,于是成都以西40公里的平坝上诞生了安仁古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安仁镇出现了一个公馆群落,时至今日还完好保存的有27座。这些公馆还吸引来众多博物馆,小小安仁镇,钱币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魏明伦文学博物馆等不一而足,安仁也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被赋予“中国博物馆小镇之名的古镇。
  从刘氏庄园博物馆的解说员到馆长,吴宏远一辈子工作在这里,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对老公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无法忘记。这座老公馆修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占地面积12306平方米,有27个天井,205个房间,在那个年代,这里是成都平原数一数二的豪宅。刘氏家族在民国初年的乱局中崛起,枭雄辈出: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2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之称,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川军将领,可称得上是名动巴蜀。这些人在外飞黄腾达、呼风唤雨,但世代传承的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情结召唤他们回乡置业,修房造屋,这才为后世留下了规模庞大的公馆群落。
  在成都新时代建筑设计师傅安平看来,安仁古镇是一枚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活标本。“民国风的建筑,它的构成和立面跟我们讲的欧洲巴洛克式的教堂的构图有很大关系。而且整个建筑非常高,很宏伟,也体现了主人尊贵的身份。在安仁的公馆群落中,最吸引眼球的,当数刘文辉的公馆。抬眼望高高的门楼,灰塑的 “丹凤朝阳“麒麟吐玉书“犀牛望月“鹤鹿同春生动传神。在一座犹如西方教堂面孔的门楼之后连接着一条长长的甬道。行走在这条甬道上,每一位访客都会宁心静思,肃然起敬。
  整个安仁镇就是一个大的建筑博物馆。这座成都附近的川西小镇在当年虽然偏远,接收起外来文化却如此开放包容。西方的格调、韵味,在雕梁画栋处,在青砖立柱中,与中国元素巧妙融合。今年29岁的马特来自英国,他在安仁已经生活了6个月。马特从小是个体育迷,在英国切斯特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喜欢中国文化的他来到了成都,成为安仁古镇上孔裔英美国际公学的一名体育老师。
  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所在的位置是原来的安仁中学。安仁中学是刘氏家族为主的乡绅当年耗巨资在镇上兴建的学校,校园有校舍46幢,其中教室24幢以及办公室、图书馆、音乐室等,建筑物几乎都是上世纪40年代修建的,其建筑风格与镇上的公馆一脉相承。如今的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继承了安仁中学“仁者安仁的精神气质,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了一体。孔裔国际公学外教马特·班克斯说:“我来中国就是为了感受最地道的中国味儿,我想我在安仁找到了这种感觉。同时我又在这里找到了绝佳的工作机会,在一所这么棒的学校当老师,能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简直太完美了。
  据统计,中国目前百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镇一共有220个,四川有38个,在众多古镇中,安仁散发着不一样的芬芳。众多博物馆聚集,为安仁小镇增添了故事,增添了文化魅力。最有意思的是,安仁小镇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浓缩川西建筑艺术,融合中外建筑精髓,它最珍贵的藏品就是这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民国公馆。
  《味道》:成都茶韵
  在成都,茶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门艺术。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处处有茶馆。据说,成都人一年喝茶的总量相当于喝掉了七个西湖。成都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历经90多年的岁月,见证着这座茶馆之城独特的惬意时光。竹靠椅、小方桌,和往常一样,资格的成都老茶客陈伯选择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十块钱一杯的茉莉花茶,足够他消磨整整一个上午。
  陈伯说:“过去成都茶馆很普遍,几乎是每一条街都有一个茶馆。我是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抱我在茶馆里面来喝茶,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喝茶。有人说,中国最早的茶馆便起源于四川,而在老茶馆里喝茶有着特别的讲究,比如泡茶喝茶就必须要用这“盖碗儿。茶碗、茶盖、茶船子,这一套三件头又被称为“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滚水冲下,盖子一盖,意思就是这天地人和了。
  西汉时期,古籍《僮约》所载的“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故事,都表明了成都是中国茶的发祥地之一。如今在成都邛崃花楸山还有许多古茶树。据专家鉴定,其中最古老的一棵茶树已经有1046岁树龄,早在宋朝就已生根发芽,而像这样的古茶树花楸山上有1500株,其他树龄在500年以上的茶树也有 1000多株,是四川迄今发现的最大一片古茶树,由于密集程度高,保留完好,留下了“天下第一圃的响亮名号。在宋朝,成都青城山所产的青城道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成都昭觉寺的住持圆悟克勤禅师提出“茶禅一味,将茶融入到佛教文化中,尔后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村田珠光则正是在圆悟克勤的影响下,悟出了“茶禅一味的真谛,成为日本茶道精神的写真。而距离花楸山不过几里路就可以看到成都邛崃茶马古道的遗迹。从汉代到清朝,无数的商人、挑夫、骡马在这条路上奔忙,将成都的茶以及茶文化传播到了藏区、南亚,甚至穿越古代印度,抵达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
  成都人喝茶,尤其爱喝茉莉花茶。近现代,成都曾出现过著名的“三花茶,“喝三花,冲壳子成为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写照,而这种 “三花茶正是一种茉莉花茶。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在制茶人的眼里,茉莉花与绿茶正是天作之合,为了完成这一美妙的结合,每年的七八月份,茶农花农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成都厚重的茶文化无声的熏陶,加上故乡盛产茉莉花,机缘巧合之下,徐金华改良创制出了声名远播的花茶“碧潭飘雪,这种茶是细嫩茶芽与优质茉莉花的美妙结合,历经六制九窨,既闻花香,又见花形,花与茶相得益彰,这正是川茶艺术的缩影。
  一片叶子或者一朵花瓣,历经种茶人、制茶人的无数心血,最终才能化作一口好茶。而茶的生命,不仅仅是芳华的瞬间绽放,更是文化与艺术的生生不息。今天的成都,无论是城市的建筑还是人们的消费习惯,都变得更加时尚、更加现代,富有情调的咖啡馆、各类创新口味的饮品店遍布成都街头,但川人却依然深深地钟情于那一口蕴含着无穷韵味的川茶川味,这茶里,有这座城市穿越千年的记忆,有这方水土独特的乡愁与守望。一杯清茶,是成都的韵,更是成都的魂……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古镇之美 茶韵之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