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浙江茶业发展足迹,访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局长毛祖法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局长毛祖法。

9月的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秋天。在阵阵丹桂的香风中,记者步入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采访了正在忙碌的毛祖法局长。毛局长同时也是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的副会长,对浙江茶产业的方方面面,他了如指掌。一听说记者的来意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浙江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省,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里,浙江茶叶一直走在全国茶行业的前列。到2011年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73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产值则达到了101亿元。在内销方面,它以占全国总面积8%的茶园,创造了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1%和总产值的14%;出口方面,它则以17.6万吨的出口量以及4.9亿美元的出口金额,一举拿下了2011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5%和总金额的51%,真正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了解了浙江茶产业的概貌后,我们追寻着浙江茶产业发展的足迹,来展现这辉煌10年的风貌。

足迹一:名优茶开发,从以数量求扩张到以质量要效益。

浙江是当之无愧的名优茶大省,它的名优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真正起步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名优茶的产值在1995年时首次超过大宗茶产值,达到6.1亿元,占全省当年茶叶总产值的55%。2001年,中共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把茶叶列入全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2003年又实施了《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使名优茶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浙江省的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7.1万吨和93.1亿元,占全省茶叶总量的41.8%和92.1%,比2000年时的2.8万吨和17.4亿元,分别增长了153.6%和435.1%。在各种名优茶中,龙井茶的地位最为突出。2011年全省龙井茶产量2.4万吨,占全省茶叶总量的14%,龙井茶产值达到30.4亿元,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30%。

名优茶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实现了浙江茶叶产业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为茶区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名优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茶旅游、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的共同繁荣、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足迹二:改良茶树品种、改造初制茶厂,实现浙江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

浙江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采取种子直播的方式,造成了茶园良种化率的低下。1991年前后,浙江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良种普及工作,当时全省的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为8%,而全国平均水平在12%左右,浙江明显落后。为此,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但长期实施茶树改良工程,还推出以奖代补的鼓励政策,每年评出10个良种化先进县,给予奖励和扶持。因此到2011年时,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175万亩,无性良种化率达到64.8%,不但比2000年时全省12%的良种化率水平提高了52.8%,也比当年全国平均的48.1%,高出了16.7%。良种化水平的提高,既全面提升了浙江省的茶园素质,也为浙江茶叶产业实现标准化、机械化和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在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方面,浙江也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开展的茶厂优化改造工程建设,将全省原来的8000多家茶厂,优化整合到现在的6686家,其中建成省级示范茶厂119家,为浙江茶叶推广清洁化加工和市场准入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浙江省茶厂的清洁化和标准化水平。这一举措,还使浙江茶叶享有更好的口碑,为打造品牌提供了基本条件。

足迹三:整体推进“浙江绿茶”品牌,实施全球化推广战略。

浙江是一个绿茶大省,除各种历史名茶外,还拥有不胜枚举的创新名茶,基本上实现了“一县一品”。这样就资源来说是丰富多彩,但在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方面,却带来了新的困惑:各自为战的品牌格局,不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也难形成消费市场的整合度,限制了部分县区的增产增收。为此,浙江省政府在1999年前后,全省对外统一打出“浙江绿茶”这个公共品牌,并由政府牵头,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举行每年一次的浙江绿茶博览会,集中展示浙江茶产业的风采。为了达到更好的成效,浙江省还走出国门,远赴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法国等国家举办浙江绿茶推介会,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显著提升了浙江绿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此,浙江绿茶出现了两个良好格局。名优茶方面,做到了产品结构优化合理、产品销售渠道流畅、生产基础逐年强化、产量和 产值屡创新高;大宗茶方面,出口品种优势突出,出口量连年攀升,到2011年年底全省绿茶出口已达16.3万吨,创汇额为4.5亿美元,比2000年的9.2万吨和1.0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7.2%和366.7%。这个数字占当年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63.4%,占世界绿茶总贸易量的50.8%,毫不夸张地说,浙江绿茶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风向标,在世界绿茶市场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历数取得的种种成绩时,毛局长也清醒地看到,浙江茶业既有喜悦、有希望,也有一些发展中的困惑。如目前浙江茶产业的格局还不太合理,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五年规划里,浙江省将采取有力措施来确立和巩固自己的茶叶大省、茶业强省地位。一是到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茶叶第一产业产值、精深加工产值和综合产值分别达到180亿元、100亿元和600亿元,茶树无性系良种比重、名优茶集中加工比重分别达到70%和60%,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超2亿元和超5亿元的茶叶企业分别达到30家、10家和2家以上。二是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以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和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同时协调发展本省的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进一步确立浙江省在世界绿茶生产、贸易、科研以及文化上的中心地位。

“总之,浙江要立足现有资源,扬长避短,主攻精深加工、做强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实现茶产业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历史跨越!”毛局长这一番铿锵话语,响彻在9月流金的秋色中,荡起阵阵回音。我们仿佛看到浙江茶产业如蓄势的钱塘潮,集过去10年的成就,正迎来更大的发展!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追寻浙江茶业发展足迹,访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局长毛祖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