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 毕节市全面唱响高山生态茶品牌之路

毕节市地处茶树原产地,周年云雾缭绕、空气相对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寡日照突出,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强,所产茶叶有效成份含量高、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清心怡神、经久耐泡的独特风格。据《贵州通志》、《大方县志》等资料记载,出产于大方海马宫的竹叶青茶(收录于《中国茶经》),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专家赴毕节市金沙县石场乡、纳雍县水东乡姑箐村考察,发现了许多野生数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树。

近年来,毕节市全面推进“3321”特色农业产业工程,通过整合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巩固成果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高山生态茶产业,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7.9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65万亩,先后培育出“贵茗翠剑”、“清池翠芽”、“府茗香”、“香炉山”、“康苠”等5个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池翠芽”荣获“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称号,茶叶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银奖,金沙县、纳雍县分别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展望未来,毕节市将立足生态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茶产业强市战略,全面唱响高山生态茶品牌。具体来说:

一要围绕总体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拟在现有茶园面积65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新增135万亩(其中2012年新增40万亩,2013年新增40万亩,2014年新增40万亩,2015年新增15万亩),全市高山生态茶发展到200万亩。其中,高山生态有机茶发展到100万亩。建成乌蒙茶城,新建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区8个,万亩以上标准茶园50个,茶叶加工厂500 座。全市茶叶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农民人均茶叶现金收入从现在的42元增加到600元以上。倾力打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把毕节市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品质绿茶和生态红茶生产基地。为此,我们将邀请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本着因地制宜、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原则,认真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确保茶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向适宜区域推进,尤其是向具有交通物流条件优势的适宜区域推进。

二要发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依托科技进步着力抓好种苗基地、茶产业示范带及茶叶加工、市场流通、质量标准、科技支撑、品牌打造、茶文化发掘等重点工程(体系)建设,切实把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成为毕节市农业支柱产业。

三要深入推进农业资源整合、建立完善龙头带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茶园以短养长后续管护机制、创新宣传推介方式,为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四要严格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对茶叶企业新获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品、有机认证、专业乡村、开设毕节茶叶直销窗口、经营毕节茶叶为主的茶楼茶馆、未就业大学(含大专、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茶叶生产基地的分别给予不同额度奖励,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工程”,推进市、县(自治县、区)“四大班子”和市、县(自治县、区)直属部门和领导帮扶、联系县或乡镇制度,统筹推进高山生态茶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要强化市、县(自治县、区)、乡三级茶产业工作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茶产业发展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招商引资,积极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构筑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农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七要充分利用毕节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茶旅结合、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充分利用毕节市历史悠久的“奢香茶文化”、“乌撒烤茶文化”、“贡茶文化”茶文化元素加快推进金沙、纳雍茶叶风情街建设;加快推进各县区最美茶乡、休闲茶庄建设;加快推进周驿茶场观光茶园建设。结合特色小城镇、民族风情村建设,大力发展茶园生态观光、休闲和茶叶农耕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形成一批以茶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八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把茶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对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双考双评双挂钩”主要考核内容,并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进行考评、认真兑现奖惩等措施,为唱响高山生态茶品牌保驾护航。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立足优势 毕节市全面唱响高山生态茶品牌之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