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市集体向红 业内,投资切忌跟风

春夏历来是绿茶的天下,如今虽已是秋初,红茶依然是茶市的宠儿。红茶市场不仅热度不减,整体需求量和品牌数量还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面对红茶市场的兴旺态势,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但红茶市场到底还能热多久呢?

红茶悄然兴起

长期以来,铁观音和龙井、碧螺春等绿茶是中国茶叶市场的主力军,相比而言,黑茶、红茶则相当逊色。但近年来,这一切在悄然发生改变,首先是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

据悉,红茶和绿茶都是来自同一棵茶树上的茶叶,依据发酵度、制法不同而区别。绿茶不发酵,以茶树新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红茶是全发酵茶,加工工艺主要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将夏秋茶加工成红茶,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建明表示,红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氧化程度,“茶多酚”是促进氧化的关键,而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更适合加工成红茶。

不过,“由于气温低,春茶一般没有病虫害,基本不用农药,但夏秋茶不用农药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有无毒农药,但毕竟是杀虫剂,以夏秋茶为原料加工的茶叶,在成分的理化指标上较难把控,从这方面讲,以夏秋茶为原料的红茶在品质要求上比绿茶高。”

曾建明表示,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消费者都喜欢喝红茶,虽然传统观念认为红茶更适于秋冬季饮用,但实际上红茶的饮用方式很多,年轻人对添加鲜奶、蜂蜜,甚至酒的时尚调饮方式普遍接受。

茶市集体向“红”

随着红茶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绿茶企业开始生产红茶。刚从福建进货回来的北京某店主宋先生告诉记者,不少福安、宁德等地的茶农纷纷转向“绿改红”的制作方法,将原来做绿茶的原料拿来做红茶,那些地区几乎90%以上的茶叶店都经营红茶生意。

在北京市马连道茶城,多位销售红茶的店主向记者反映,最近红茶生意越来越好了。一位店主高兴地说:“红茶确实是今年的大热,在北京表现还不是很明显,在南方,红茶几乎卖‘疯’了,尤其是比较高档的红茶。”

在广州刚结束的“2012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不仅红茶展位大幅增加,而且价格普涨近30%。“近几年,红茶越来越火。”连续几年都参展的郑女士说,“2006年第一次参展,直到展会结束还有剩余样品,而在今年的茶叶展上,我们的茶叶销售一空,还接到10个订单。”

宁德功夫红茶品牌代理商在博览会上收获颇丰。“我们展位现场有3名工作人员,但是开幕当天和第二天根本就忙不过来。目前初步计算,已收到20多份订单。”参展人员如是说。

受市场利好的影响,全国各产茶区纷纷“绿改红”、“乌改红”。浙江杭州西湖龙井产区近日也推出了全新红茶——“龙井红”,以西湖龙井的夏秋茶为原料发酵而成。事实上,在西湖龙井推出红茶之前,浙江已经有多个绿茶产地的厂商投入生产红茶,价格比肩高端绿茶。

投资切忌跟风

尽管近年来红茶市场的兴旺吸引了众多茶商涉足,但目前市场上的红茶大多定位于高端,质量参差不齐。能叫得出名的红茶品牌不多,仅有为数不多几个高档品牌支撑,其他均以散装低档茶为主,没能形成高、中、低均匀分布的形态。而且,目前红茶的价格悬殊较大,低则十几元一斤,高则几千元一斤,让消费者很难判断。

一位长期经营红茶的茶商透露,目前热销的个别红茶产品卖价奇高,炒作迹象明显,市场投机气氛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开始显现。该茶商举例称,当前几乎所有卖红茶的店都有卖金骏眉,不少红茶贴上“正宗金骏眉”、“真品金骏眉”、“极品金骏眉”等标识。也有商家坦言,他们也不敢保证真假,因为到底什么茶才算是真正的金骏眉,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反正大家都在卖。

“目前,红茶市场良莠不齐,用好的原料做红茶,如果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也势必要被淘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说:“红茶市场的拓展是系统工程,其工作量远不仅仅是一个夏秋茶做红茶的新点子。”

“目前市场普遍反映茶价涨得快。茶价格上涨,与消费有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因素就是资本炒作。”福建东南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其川表示,热钱操纵的结果就是扰乱了市场,让原本生活的茶、干净的茶变得渐行渐远。

近几年,红茶价格上升态势凸显,白茶、黑茶也都开始有人收藏,关键就在于炒作水分大,但炒作会严重伤害品牌培育,扰乱市场的良性发展。“真正做品牌需要淡定的心态,不能跟风。如果能将绿茶做好,把大众市场做起来,不一定需要模仿开发红茶。”杨其川认为,创新的底线是原有基础不撼动,甚至更坚实,如有伤害则不如不为。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茶市集体向红 业内,投资切忌跟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