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夏秋茶七成浪费 发展潜力大

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向深加工发展

经常喝陕南茶的人都知道,品茗大多需要的是清明前后的茶叶,因为使用传统工艺,只有这个时候的茶叶才有“香高味浓、耐泡嫩绿”的特点。

今年的春茶市场,茶叶的价格一路飞涨,一般情况下从每市斤2000余元到1000余元不等,似乎茶叶产业已经做到产销两旺,也因此春茶占到茶叶产值的绝大多数。

事实上,除过春季的茶叶,夏秋季也产茶叶,且产量本可以超过春茶几倍。然而,目前安康夏秋茶不但总量很低,单位产值也不理想。

传统工艺,质差价低

俗话说:“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

据介绍,夏秋茶由于温度高、光照强,光合作用增加,茶叶内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出许多,茶叶内儿茶素含量高,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低,普通绿茶苦涩味较重,香气较差。如果仍使用传统的工艺,夏秋茶质量自然不能与春茶比拟。比起春茶,目前陕南夏秋茶只能制成普通茶,售价也一落千丈,利润大为缩水。

此外,由于山区劳动力的转移,青年人大都选择到城市就业、生活,乡村剩余人口主要是老弱病残者,加上采茶工缺少培训,熟练工越来越少,致使陕南茶鲜叶采摘成本逐年上升。夏日高温,烈日下采摘茶叶酷热难耐,这就使得这时的用工费用特别昂贵,种种原因都导致陕南茶农渐渐放弃采摘夏秋茶,造成大量的夏秋茶鲜叶白白地浪费掉。

也因此整个陕南茶叶生产呈现出“春忙、夏松、秋闲、冬散”现象。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茶场与农户,只采收一季春茶,只进行一次春管,这样不仅使茶叶生产总体效益偏低,而且易造成茶园荒芜、杂草丛生、病虫害发生。

更为要命的是不久前福建等地茶叶发现农药残留超标,且专家认为,夏秋季易生病菌,此时茶叶比春茶农药残留更为严重,这就使发展夏秋茶产业更加雪上加霜。

“我们目前的茶叶基本上都以礼品茶、团购茶形式畅销于市场,往往供不应求”,陕南一家茶厂的老板说,“而夏秋茶的开发必然合理培育树冠,实现机剪机采,而且实现多茶类生产,以应变市场需求,这些都需更大的投入,风险很大”。

“如今整个市场对按传统方式制作的夏秋绿茶并不看好,如果没有好的产品质量和卖点,陕南夏秋茶产业发展的难度很大”,安康林业局茶桑园艺科科长孙自余介绍。

七成浪费,发展潜力大

一方面,只重视春茶生产,轻视夏秋茶的充分利用,缺乏长年大众产品。另一方面,只注重绿茶的生产,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茶旅游等多功能拓展基本是空白,资源利用低下,综合效益不高。这就造成一般年份春茶占总量的70%左右,夏秋茶仅占30%左右。总体上茶叶原料利用率30%左右,近70%的原料白白浪费,造成茶产量总体不高,茶叶产业化也受到制约。

事实上,陕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级以上,总体处于高纬度、中海拔、寡日照的区域,且远离工业污染,茶树病害发生少,农业化学品投入小,基本无农药残留,在这里发展夏秋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许多专家认为,陕南各地首先可以从提高夏秋茶品质着手,使夏秋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茶叶生产的总体效益,其次,由于夏秋茶的品质决定价格要大大低于名优春茶,低价位决定了夏秋茶生产必须要低成本,所以夏秋茶开发必然要实施机械化采摘。实现机械化采茶,机械修剪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机剪、机采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劳力、成本,确保及时采摘,还能实现茶园的标准化管理,加快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紫阳县为提高夏秋季茶叶鲜叶原料的利用率而研制的新品种——富硒红茶,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研制,其外形、色泽、香气、滋味以及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红茶的标准,特别是含硒量高达每公斤0.762毫克,远远高于绿茶含硒水平。

叶尽其用,期待深度开发

其实,茶叶只要经过深度加工,夏秋茶的市场前景还是十分广阔。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制成糖果、糕点和其他食品,用茶叶提取物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

夏秋茶的开发最终要靠龙头企业来承担,可是陕南各地普遍存在开发夏秋茶所需的龙头企业,外地企业招引难,本地企业成长慢。至今安康全市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仅有10家,总体上仍处于分散种茶、分散加工、分散品牌、分散营销的“四分散”状态。而同样是陕西茶叶大市的汉中,加工厂数量多达710个,但总体规模都较小。中小型茶叶加工厂相对来说对夏秋茶的开发利薄风险大,也缺乏市场开拓的实力。

安康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按照“营养、方便、快速、天然、多样”的饮料消费趋向,形成新型茶饮料品种,引进1-2家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开发,年生产10亿瓶茶饮料。此外还计划着重开发生产红茶、乌龙茶、紧压茶、花茶速溶茶和袋泡茶花草茶等系列茶饮品,研制开发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茶叶香精、茶氨酸、茶纤维及绞股蓝保健品等系列茶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我们正在紫阳县引进陕煤集团把富硒矿泉水与夏秋茶叶结合开发茶饮料,在平利县实施开发茶叶提取茶多酚等夏秋茶深加工项目”,安康林业局茶桑园艺科科长孙自余介绍。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陕西,夏秋茶七成浪费 发展潜力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