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六安茶

1940年,我从战时陪都重庆以记者身份溯江东下,经过宜昌到达襄樊,不料日寇夜渡襄河,国民党十一集团军弃城北去,无奈之下加入难民行列。天明走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驻节所在地进行访谈,将军建议我到大别山采访,行程中必须经过六安。

当时正值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争相开放,花开似锦,灿若云霞。山行道上,每隔一段路都有农妇卖茶,收取一个铜元的茶资。所谓六安茶,实际上产地在麻埠,茶农从产地争相把茶叶运到六安县城出售。六安茶叶片大,属于粗茶范畴。《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写妙玉向贾母献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当即向贾母解释:“这是老君眉,用的是旧年蠲的水。(贾母)才喝了半杯。”不难想象,贾府用的器皿都极精致,这半杯茶不值喝茶的人一笑。

妙玉向贾母献茶用的茶叶和水很不一般,我在实际生活中也碰到过,这就是叶恭绰前辈。叶老早年住在香港,解放后,应周总理邀请到了北京,他饮用的水就很讲究:一到冬天,玉泉山的水冻结成冰,叶老就叫人把冻结成冰的雪水运回家窖藏随时取用。我和黄苗子兄经常到叶老家,他爱护后进,给我们写了不少字,他的书法举国闻名。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割断了我们和叶老的联系,只是听说十年浩劫中,红卫兵闯进叶老家准备揪斗,一看正面墙壁上高挂伟大领袖书赠叶老的沁园春词没有动手,接着抄家,发现伟大领袖给叶老的一批亲笔信,吓得他们一哄而散。

我在解放后当了八年的文汇报驻京记者,值得着重一提的是,文汇报连载梅兰芳大师的《舞台生活四十年》期间,我做了些打杂工作,有时每天到护国寺大街甲一号梅宅。梅先生为保护嗓子,从不喝酒,只吸纸烟。有一天,吴晓邦(时任舞蹈家协会主席)告诉我,他在前门外一家茶庄看到一批香片,存货不多,售价便宜,他知道我好喝茶,嘱咐我赶快去买。我当时因公务必须赶往梅家,就把一大包茶叶带去,梅先生对香片有兴趣,我就分一半给他,也分了些给许姬传。梅先生的茶具是中国瓷都景德镇出产的一把彩绘的小瓷壶,上面题有“畹华仁兄惠存,弟马连良敬赠”的上下款。

梅大师从上海定居北京护国寺大街以来,门前车水马龙,室内高朋满座。前些年我去瞻仰梅兰芳大师纪念馆,可能时值中午,天气炎热,我看不到别的游人。人事凋零,景物全非,诚不胜世事沧桑的感慨。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漫说六安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