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茶产业走有机茶特色之路

“小伙子,快过来喝杯我们思南的茶,思南的茶好喝的很哟!”在2012贵州茶博会现场,思南县副县长安德琼当起了茶叶推销员。

思南县地处武陵山腹地,种茶历史悠久,在明代就有了“马河贡茶”。然而除了老茶区,思南的茶产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7年,“6号文件”的出台,思南开始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思南现已建成茶园10.3万亩,其中,近2万亩进入初产期;投资2503万元,建成茶叶加工厂13座,茶叶年加工能力已提升到4902吨,覆盖了全部投产茶园。

根据思南“十二五”规划,在2016年茶园面积将达到26.5万亩。“思南将重点发展张家寨、大坝场、香坝‘三大茶区’,今后三大茶区的茶园将全部建成有机茶园。”思南县茶商局局长杨秀进坚定的说。

立体农业打造有机茶生产基地

杨秀进喜欢参加茶博会,因为每次都能得到新思路、新方法。说起思南茶业的未来,杨秀进充满信心,“思南茶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基础薄弱。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张纯白的纸,可以画出更美的图案,思南的茶业已经落后了,所以必须高起点、高品质的发展。”

杨秀进口中的高起点、高品质指的是生态有机茶的种植。“2015年,思南县将打造25万亩有机茶园,全部生产生态有机茶。”

生态有机茶是指在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也不采用基因工程和离子辐射技术,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培育土壤,使用有机的农家肥,以获得安全的产品。

思南种植有机茶的理念,来源于一个专业合作社——思南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2012年5月30日,经过两年转换期,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是一个由思林水电站建设项目库区搬迁移民发起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杨彪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带着现代农业知识回到了思南,自主创办了同丰生态养殖场。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彪和常青合作社的理事长白彩文结识,经过短暂交流,两人在农业发展方面的观点不谋而合,同丰养殖场随即并入了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变更为思南县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畜牧养殖部。

杨彪和后来加入团队的卢猛、胡小青都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给常青带来的是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立体化的农业思维。有机认证、种养结合、立体农业都是他们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

目前,常青合作社已有1350亩茶园得到有机认证,是思南唯一一个得到有机认证的茶园,未来3年内,常青将发展有机茶园至5000亩,将基地打造成集茶树种植、观光休闲、培训教学为一体的地级有机茶产业示范园区。

农垦茶园迅速向有机茶园转变

20世纪60年代,在思南县的大坝场镇筑山村,建起了一座孤儿院。春去秋来,孤儿院里的小孩渐渐长大,这些孤儿人数很多,但是孤儿院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农田,他们无事可做。

很快,孤儿们的情况被报告给了当时的区长杨培秦,经过短暂的考虑,杨培秦从邻近的石阡县购来本地茶种,让长大的孩子们在孤儿院附近的荒山上开荒种茶树,杨培秦成为茶场的创始人,后来这茶场成为国营思南县茶场,而当年所购茶种正是如今贵州三大名茶之一的——石阡苔茶。

经过不断的开荒种茶,如今的思南县茶场面积有700多亩,茶场有自己的加工厂,成为思南自建国以来历史最长的茶场。如今,茶场附近的农民也纷纷种茶,与茶场签订收购协议,通过这种公司+农户的形式,思南县茶场总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产量达到了5万斤。

茶场会计高胜训是茶场的老人了,在茶场工作了20多年的他,对茶场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1995年,茶场加工厂被大火烧掉了,县政府支持重建了加工厂,现代化、清洁化程度都是最高的,大幅提升了茶场的茶叶加工能力”。

“有机茶园的认证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杨秀进介绍说,要认证成功,首先,茶园的种植土壤不能有农药化肥残留;其次,在茶园维护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喷洒农药;第三,病虫害的治理不能使用杀虫剂,只能采取物理、生物的杀虫方式,如杀虫灯、杀虫板等。

大坝场茶区的茶园由于是开荒农垦茶园,反而因为没有农药残留具备了有机转换的优势。“有机转换的时间长短不一,根据常青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开荒农垦茶园在土壤、空气等指标上有优势,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有机认证。”

其实,在没有提出有机生态茶园之前,大坝场的茶园使用的就是有机肥料,农家肥和菜籽油油渣是茶园的主要肥料。“农民都知道农家肥对土地好,便宜、实惠,还能节约成本。”高胜训说农民很会算这笔帐,“不施化肥,一亩茶园能节约好几百的成本”,这在很多茶农看来,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现代化加工厂铺平万亩茶场有机茶之路

香坝茶区是思南县规划的三大茶区之一,从2008年至今,以“合作社+农户+协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发展生态茶产业,如今茶园面积已达1.2万余亩,是思南茶叶面积最大的乡镇。

梁祖友,是香坝一个普通的农民,前些年靠挖煤矿、开煤厂积累了资金。2011年,梁祖友领头成立了思南县天香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该县首家名优茶叶加工厂。

天香茶叶加工车间占地300平方米,安装了两套名优茶加工设备,从茶叶摊青至产品形成,完全实现机械自动化流水作业。现代化的清洁化加工厂房是有机茶叶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

“除了土地、肥料、虫害治理等,清洁化的加工也是思南有机茶园建设的重要部分。”杨秀进说,加工的清洁化要做到三点:一是加工厂房要做到封闭式、自动化,控制人员的进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二是加工环境要干净、整洁,避免未成品茶叶的污染;三是加工包装环节,人员进入时要穿无菌服,防止最后环节的污染。

天香茶叶加工厂具备年产干茶60吨的能力,可采茶园5000多亩,年产值可达3300万元。没到茶青采摘时节,前来卖茶青的茶农络绎不绝,有本乡的,也有来自长坝、合朋溪、枫芸等邻近乡镇的茶农,让附近茶农的茶青有了好去处。

李学文是香坝乡麻匡坝村种茶大户,加工厂还未建起时,茶青采摘后只能运到附近乡镇的加工厂售卖,一来二去,不仅增加成本,茶青下树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茶青品质。“现在茶叶加工厂和茶青市场的建立,让我种茶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家有茶叶13亩,今年初见成效,收入可达30000余元。”

2012年春季,思南近2万亩茶园开采,产茶300吨,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产值达5325万元,生态茶产业已经成为全县支柱产业。“未来的5年,思南将建80个茶叶加工厂,产量在100吨以上,产值达5个亿。”杨秀进的目标是清晰的,同时也是有理由的。

有机茶的市场广、价格高,以“健康”为卖点,能引起人们的消费热情。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省内、国内市场,还要做到国外市场,特别是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严格的欧洲市场,是思南有机茶的市场目标。”杨秀进始终相信,高起点的思南茶产业一定能走出一条有机茶的特色之路!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思南县茶产业走有机茶特色之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