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下茶与点茶茶俗

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茶俗与茶礼有着密切的关系,茶礼,狭义的是指婚事上的行聘之礼,广义的则是指与饮茶有关的各种社交仪礼,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扬州的饮茶礼俗下茶与点茶。

下茶:扬州人家的婚事中,有婚前定亲一俗,男方定亲所送的礼品中,除糕点、白果、莲子、百合等食品外,必有一包茶叶作为女子的受聘之礼,而这包茶叶的取意是从一而终、绝不移志。据说,茶树的栽植很有规矩,下种出芽长成茶树后,不能移植,若要移植,不能成活,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曰: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扬州人用茶叶作为聘礼,就意味着双方亲事定下来后就不再变动,因此,扬州人把定亲行聘之礼又叫做下茶。
扬州人家遇有喜事,如招待媒人、新婿上门、迎接嫁妆、花轿(如今是花车)进门等,还有吃三道茶的礼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云:扬城喜事,如款待作伐人(即媒人),以及新婿上门,姻亲初会时,入座用三道茶:第一道高(糕)果,献而不食;二道,或建莲、或燕窝;三道,或龙井、或霍山,皆食,皆曰茶。
另外,扬州还有吃点茶的茶俗,这是祝寿、拜年时的习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也有记载:遇大寿,来祝寿者;客登堂揖过,即有衣冠一价,捧盘中高(糕)果二盅献之,客惟摇手而己;此则用银镶杯,斟热清茶,内放红杏仁、长生果几个,以点染之,名曰‘点茶’。
在下茶与点茶的茶俗中,主人向客人敬上糕果,客人都是惟摇手而己,献而不食,有些不明其中事理的人,会误以为客人不礼貌。其实,这正是扬州人的特殊礼节,糕果即糕点,取其吉利,叫成高果,有高升兴旺之意;客人不食,是让主人余下来,留待日后兴旺发达,是对主人表示善意的祝福和尊重。
除外,扬州还一直有吃讲茶的习俗,旧时的扬州人遇到纠纷,往往是矛盾双方先到茶肆(茶楼),然后请人主持公道,让别人来评理,这就叫吃讲茶。主持公道的人又叫中人,在茶肆(茶楼)里,中人居中而坐,双方各坐两边,开始时双方茶壶的壶嘴相对,表示双方意见不合,如果矛盾化解了,则由中人把两只茶壶的壶嘴相交,表示和好。如果有一方仍有异议,还可将自己的茶壶向后拉开,再行叙理,最终还是由中人评判,把双方茶壶拉到一起,如果中人判一方理亏,则把一方的壶盖掀开反扣,以作裁定。二这次吃讲茶的费用,全部由被翻开壶盖的一方支付,当然,对方也可表示善意,也把自己的壶盖也反扣过来,那茶资就由双方二一添作五,一人把一半了。
吃讲茶,使他人的纠纷及时化解,不使矛盾激化,不发展到要去官府打官司,看似寻常的饮茶礼俗,却也真实的反映出旧时扬州的民风淳朴及扬州人的通情达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扬州的下茶与点茶茶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