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从文章《槚、荈、茗、荼那些年茶名称的演变》中,我们了解到茶之所以被称之为茶,是始于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那么,《茶经》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呢?
《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
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讲茶树的形态、鲜茶叶的品评、饮茶的效用等。
二之具和三之造讲采茶和制茶的方法和工具。
三之造主要讲制饼茶的方法,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四之器和五之煮讲了煮茶和饮茶用的器具和煮茶的方法。
四之器讲了煮茶和饮茶用到的28种器具。
六之饮追溯到了饮茶的历史,又讲了饮茶的方法。陆羽强调饮茶不是只图解渴,而是要细细地品,以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为目的。
七之事引经据典,讲了历史许多与茶有关的故事。
八之出列出了唐代产茶的8道43州郡、44个县的名称,有的还细到指明某村、某寺院产某种茶,并对各产地的茶叶品质作了评论。
九之略也是讲采茶、制茶和煮茶的用具。这里所讲的一套用具,比二之具和四之器中介绍的那套用具简略,比较方便实用,适合于饮茶不特别讲究的人家使用。
十之图是以图表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采茶、制茶、煮茶、饮茶的全套技术方法。
《茶经》是陆羽对唐和唐之前茶叶技术的系统总结。在《茶经》中,陆羽除全面叙述茶区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
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
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茶经》的传播,对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促进中国人形成饮茶习俗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一直受到肯定。
唐宋两代,基本上沿用《茶经》中的所述制茶饮茶方法。元代以后,制散茶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先后产生了流行至今的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品种,饮用方式也由煮饮改为冲饮。虽然《茶经》中讲的具体方法不再使用了,但它在茶叶技术发展史上的地位人们不会忘记。
由于《茶经》的重大影响,陆羽死后被尊为茶圣、茶神和茶仙。
《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谢谢!:爱红茶 » 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赞 (0)